宣府總兵楊洪自己乾的事情,自己知道,所以選擇見死不救,這樣才能夠推出去,暗地裡還通風報信,截斷真實的情報傳遞。
然後就是跟著朱祁鎮的三大營,本身吃空餉的特彆多,這些人沒辦法,說實話,所以隻能這麼想,我吃空餉了,彆人沒有吃空餉。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隻不過心裡都有僥幸心理,想著人這麼多,應該沒事兒,畢竟法不責眾,到時候當兵的死了,自己還能跑回去,最後這場戰爭,直接就謊報死了多少人,事情就能夠這樣過去。
朱祁鎮恐怕後來也明白,禦馬監,其實爛帳也不少,所以這些人選擇了勾結也先,因為皇帝如果發現,禁軍也是這種情況,恐怕會先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小命,這一群人掌握著所有的聯係方式。
所以禦馬監的人,就開始趁機搗亂,假傳聖旨,製造混亂,神機營也是虧空太大,當官的吃空餉太多,早就把火藥賣乾淨了,拿什麼去打仗?
所以大家都是混水摸魚,本來想著我混水摸魚,彆人應該忠心耿耿,沒想到大家都是混水摸魚,這下就亂套了。
所以1978年,在西伯利亞出土的明朝,禦馬監的腰牌,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這就是這一群叛徒。
他們在打完仗之後,直接就跑啦,不可能再回到明朝了,隻能被記錄在戰死沙場的官兵裡麵,還能留一個好名聲。
所以朱祁鎮無論做什麼,馬上就會有人通風報信,這也就搶奪水源,提前狙擊,精準定位,趁火打劫,也就能夠合理合情了。
禦馬監有一個人叫跛兒乾,人家本來就是蒙古人,所以利用腰牌,假傳聖旨,製造混亂,也就不足為奇了。
至於大同和宣府,那都已經和敵人說好了,我能視而不見,你自己看著辦。明明都是明朝的軍事重鎮,對於皇帝可以說是根本拿著沒當回事兒,為了錢已經出賣了皇帝。
事後反而加官進爵,因為朱祁鈺和於謙也明白,如果沒有這些人,朱祁鈺根本沒機會當皇上,你總不能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吧。
否則以後誰還敢跟你朱祁鈺賣命?於謙心裡也明白,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你們在北京保衛戰的時候,拚命戰鬥,我就既往不咎,這就是雙方相互妥協了。
表麵上看,敵人對於朱祁鎮的行動,大明王朝軍事力量,了解的非常清楚,所以才能夠提前做好計劃,精準打擊。朱祁鎮簡直就是一個聾子和瞎子,明明自己才是大明的主人,確實一無所知,反而直挺挺地進了陷阱。
好像非常蠢,其實是已經完全失去了消息,失去了真實的情報來源,輸的一點都不冤枉。
至於土木堡之變之後,大家明白,爛賬已經處理完了,現在要給新皇帝朱祁鈺表現一下,我們不是酒囊飯袋,我們隻是沒辦法,誰讓朱祁鎮要殺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