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相輕,倒黴的王越,就算死了,彆人也想惡心自己,據說在王越的老家浚縣,古代的唯一的一種娛樂方式唱戲,戲中王越的扮相是紅臉,而就在隔壁淇縣,王越就被抹成白臉。當然,這隻是一種傳說,究竟是不是事實,這個隻有當地人知道。
馬小帥因為在當地一個人也不認識,所以沒有辦法考據這件事情,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還是留給當地的人來證明吧。
王守仁這個人可相當不簡單,雖然現在還不起眼,但是未來可是一個相當牛逼的人,這個人就可以寫好幾本書了,本書隻考究明朝曆史當中的各個人物的謎題,並不對所有的曆史進行考證。
馬小帥,最後打聽到的,朝鮮曆史上曾經有記載,還有封侯萬裡的傳說,這些隻不過是當時的人為了擴大輿論影響,編造的謊言而已。
轉眼就過了年,弘治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499年,皇帝朱佑樘還是命令剛中進士的王守仁,護送王越靈柩回浚縣。
落葉歸根永遠是中國人的想法,尤其是在古代,王守仁得益於父親王華,得到了這麼一個差事,負責埋葬王越,順便給監督造一個墓,這古代,也表示了皇帝的重視,這就叫入土為安。
馬小帥覺得自己也沒什麼事兒,於是一個人便跟著過去了,王守仁對於突然出現在自己麵前的這個老頭,一點都不敢大意,因為自己早就聽說了這個人的很多傳說,也沒見這個老頭在一路上說什麼話,隻是自己出現的時候,這個馬小帥老是站在自己旁邊。
古代就是這個樣子,王越的兒子麵對朝廷的官員,專門負責過來給自己的父親建造墳墓,還是非常感激的,在墳墓建造完畢之後,為了表示一下自己的感激,也是為了表示自己對朝廷的尊重,更是為了感謝王守仁對於自己父親墳墓的建造,所以送了一把王越的寶劍。
這把寶劍,是王越隨身攜帶過的,王守仁偏偏是一個文官,雖然是個讀書人,但是武藝高強,對於這個禮物還是非常認同的。
這段時間馬小帥一直就在這裡,根本沒有聽到王守仁做夢,也沒有說夢到,王越把自己的保健送送給自己。
但是曆史就這麼巧合,這個王守仁也是因為一個文職官員,在戰場上的功勞,最後也封了爵位。這種巧合,最終又形成了一個事實,三個姓王的讀書人,都是因為在戰場上立功,都封了爵位,這就像曆史上另外一位明朝讀書人王世貞發出了一聲感歎,太他媽巧了。
至於後來彆人說,王守仁做夢的事情,應該是讀書人牽強附會,胡亂編造出來的故事,也許是為了更加動聽,也許是為了更加離奇,隻有這樣才能夠吸引彆人的眼球。
終於搞清楚了,馬小帥摸摸自己的老胳膊老腿,感覺生活真的不容易,眼前這個年輕人王守仁,怎麼看,怎麼也不知道,哪裡像一個聖人?
可偏偏曆史上,距離現代社會最近的聖人就是王明陽,孟子曾經說過,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