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讀書人的真麵目(1 / 2)

“朕知道自己這一輩子做錯了很多事情,可是現在已經無力回天。”

馬小帥看到皇帝朱佑樘居然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恐怕這就是回光返照,這個皇帝的身體扛不住了,自己也隻能靜靜的聽下來。

“朕在成化14年,終於有了一個機會會讀書學習。朕的父親朱見深,自己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就把希望寄托在朕的身上。特彆重視對朕的教育,特意找了當時幾個頂尖的大儒,為他就是彌補自己兒時的遺憾。”

馬小帥發現父母千百年來,好像思維從來就沒有變過,自己吃過的苦,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吃,自己走過的彎路,不願意讓孩子再走一遍。

這個世界上就是這樣,孩子可不這麼認為,因為孩子認為,路上的蝴蝶更加可愛,路上的花草更加鮮豔,隻是他們還沒有經驗,等到明白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晚了,這就是人生。

朱佑樘似乎感覺自己很累,“先皇是一個愛兒子的父親,可惜,偏偏沒有什麼眼光。朕當年年紀太小,也不理解。等到明白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完全被儒家洗腦了,成了這些讀書人眼中最合格的皇帝。”

“朕當了18年皇帝才明白,帝王心術壓根就不是儒家所能夠教授的。帝王是整個國家的統治者,根本不需要在乎儒家怎麼想,而是利用儒家來完成自己的統治。”

“天不遂人願,朕明白這個道理真的是太晚了,受到太監的影響,朕還是非常相信這些人的。”

“那些太監曾經保護過朕,朕當時年紀小,非常感激,可是沒有想到,太監其實就是皇帝的家奴,他們保護主子是理所應當的,他們也是為了榮華富貴,他們也是為了人間正氣。”

“朕剛剛當上皇帝,曾經看到很多不公平的事情,所以開始整頓,廣開言路。這種做法在當時看是非常正確的,但是現在看來,應該是在鎮朕的領導下,朕是大明的主心骨。”

“朕以為,先皇壓製文官集團,朕要做一個開明的皇帝,要廣開言路,朕剛開始麵對這些人的意見,土地兼並,嚴格控製爵位封賞,節省開支等等,朕都同意了,以為這就是治理好國家的關鍵。”

“可是朕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書上說是家天下,整個大明朝是朕的產業,你說這些打工的人,為什麼這麼著急?”

“因為朕發現,這些文官並不像書本上描寫的那麼好,他們好像就沒有什麼讀書人的氣節,也有讀書人,兩袖清風,完全是貪汙腐敗的分子。”

“每個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這些人表麵上正義凜然,其實肚子裡男盜女娼,完全是一肚子壞處,當然也有少數人是非常不錯的,但大多數人都對於金錢和美色官職,還有他們所希望的名聲,簡直就是赤裸裸的野心和欲望。”

“短短幾年年的時間,朕就發現不一樣的地方,這些人提意見的時候,乾得很多事情都都是損人不利己,表麵上提的意見都非常正確,落實的話非常困難。朕應該怎麼享受生活,這個最重要的問題沒有人考慮,所有的人都要求朕過苦日子。”

“朕當時還覺得非常奇怪,都說皇上是大臣的爹,可是當兒子的並不孝順。朕這才恍然大悟,他們都是有自己的打算,他們隱藏了自己的目的,隻是利用朕來完成他們的目的。”

“後來朕也學聰明了,你們提意見,我接受,但是我就是不辦,我嘴上認可你們的樣子,我的態度非常好,可是我就是不落實。”

“朕是大明王朝的皇帝,為什麼要這樣委屈自己?能躲就躲,就是想讓這些大臣乾著急,什麼都乾不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