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權力的博弈(1 / 2)

“兩年前,那是三月份,當朕仔細看完遼東監察禦史王獻臣的奏折,朕也意識到,千萬不要說讀書人有多政治,這些文官也一樣,不要臉。”

“三年前的12月,兀良哈泰寧三衛,居然搶劫了建州女真的朝貢使者。寧遠備禦都指揮張天祥,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刻率軍出擊,堅決打擊這種冒犯明朝尊嚴的行為,殺了38個敵人。”

“朕這時候在查找,遼東鎮守太監朱秀、都督僉事楊玉、巡撫都禦史張鼐這三個人的聯合奏折,上麵是捷報,勝利的果實吹得非常好,完全就是一副無恥的嘴臉,殺了38個敵人,吹捧成一朵花了。”

“朕麵對功勞,也隻能按照常規賞賜官兵。雖然說不上什麼重大勝利,但是在邊境上來說是保境安民,也算得上好事兒。”

“但是王獻臣奏報,經過他本人調查,這場所謂的勝利,完全就是自導自演,張天祥等人先是偷襲女真貢使,而後誣賴偷襲泰寧衛部落,殺死蒙古無辜百姓,來冒領功勞,以求朝廷賞賜,升官發財。”

“這兩份報告完全不一樣,偏偏又涉及到了,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邊將殺良冒功,擅開邊釁,朕就算是不想重視都不行,必須調查清楚。”

“查案的重任直接交給了大理寺左少卿吳一貫、錦衣衛都指揮僉事楊玉。”

“朕打死都不會想到,這些人覺得皇帝太好說話了,對於皇帝親自點的兩個欽差大臣,居然根本沒有實地考察,而是這個任務,交給了山東左參政寧舉。”

馬小帥覺得這一段有意思,專案組轉包合同合,彆人乾活,功勞是自己的,有點意思。

“山東的官員風塵仆仆去遼東,就是為了調查這個案件。經過調查之後呢,山東的官員就寫了一封奏折,他們認定的事實是這樣的。”

“山東官員認為,張天祥的祖父張斌就是主謀,完全是這個人指使張天祥等人,做的這些事情。但是呢,舉報人都指揮楊茂、楊欽父子完全是誣告的行為,對於這個事實犯罪結果,沒有影響。”

“吳、楊二人根據他們了解到的情況,就做出了判決,寫成了奏折,直接上報給了督察院。張斌斬首,張天祥絞刑,楊茂父子絞刑。”

滿朝文武都認為,這個案子已經真相大白,可以結案了。朕對於這個結果是非常生氣,這一群文人居然敢蒙蔽朕,看來文人也是不可靠的。”

“去年的6月15日,內閣大學士三個人都到齊了,要知道,朕當了這麼多年皇帝,這樣的情況才五次,情況是真的非常緊急,才會使用這樣的辦法。”

“朕記得非常清楚,想和大臣們商量一下,張天祥的案子,究竟怎麼判決。”

皇帝朱佑樘眼睛裡閃出了光芒,馬小帥隻能靜靜的聽著,仿佛時間又回到了那一天。

“朕直接就給這件事情定性了,遼東張天祥的事本來就是大案要案,咱們今天特事兒特辦,愛卿們儘管暢所欲言,把這個事情徹底搞清楚。”

“謝遷當天第一個站出來,直接回答,張天祥已死在監獄。”

“朕聽了之後,依然不認可這個結果,張天祥雖然死了,但是主犯張斌還活著,並且還判了死刑,我想你們不應該不知道,這幾天張洪上奏折,說自己冤枉,朕也不知道該相信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