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真相到底是什麼(1 / 2)

馬小帥覺得文官的調查這次太積極了,從5月12,吏部尚書馬文升,便上奏折《追究庸醫用藥非宜明正其罪事》,請求朱厚照對自己的父親死亡原因調查,當時的矛頭,就直接指向了太醫用藥不當,短短三天的時間,調查結果就出來了。

這個結果可以說是,雷厲風行,就是這樣才感覺奇怪,這群文官什麼時候,這麼積極了?一個人如果積極地做一件事情,那肯定是因為這件事情情,關乎自己的利益,一個皇帝的死亡,到底關乎了誰的利益?

調查結果經過深入挖掘之後,神奇的事情又出現了,居然拿到了太監張瑜夥同劉文泰、高廷和等人購買假藥,侵吞公款的事情。太監張瑜是《本草品彙精要》的編修總裁官。

這本《本草品彙精要》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後一部,官方修訂的著作。當時由劉文泰率領太醫院共49名醫生,在宋代著名醫藥學家唐慎微所著《證類本草》的基礎上,才寫成了這樣一本書籍。

太監張瑜對醫藥很精通,並且明確掌管著皇宮的一部分權利,劉文泰肯定也不是庸醫,如果你想進入皇宮,最起碼要通過專業的考核,熱傷風這麼簡單的病,如果能夠犯這麼嚴重的錯誤,那隻能說明這個人對皇帝圖謀不軌。

馬小帥的腦子已經亂套了,沒想到皇後這時候說了,劉文泰是一個好人,值得信任。小帥不知道這個劉文泰,什麼時候得到了皇後的信任?

皇帝朱佑樘非常愛自己的妻子,甚至有點變態的相信皇後張氏,劉文泰居然得到了皇後張氏的信任,從這一方麵講,當時誰敢提出不同意見,恐怕下場會非常悲慘,這些人在保命的情況下,也許考慮的就是,皇帝的身體問題並不大,開錯要頂多難受幾天,估計也沒多大問題,所以聽之任之。

可是現在的問題又來了,皇帝朱佑樘駕崩,太醫院要不要承擔責任?究竟是哪幾個醫生,承擔主要責任?這時候又有人站出來了,這就是以英國公張懋為首,對劉文泰、張瑜直接上奏折彈劾,這群人的理由也非常簡單,你們把皇帝給治病治死了,你們這就是罪大不赦,應該是以大不敬的名義,公開砍掉腦袋。

馬小帥感覺就是和演戲一樣,不知道這些人究竟想乾什麼,總是感覺在隱藏什麼內幕,自己必須謹慎小心,慢慢地看下去,看看這群王八蛋究竟想乾什麼。

現在的朱厚照還沒有當上皇帝,隻能用太子的命令,將這幾個人送進了都察院定罪。因為案情重大,這次參加審理的官員,又多了幾個人。

都察院左都禦史戴珊,英國公張懋,吏部尚書馬文升等人,對這些犯罪分子,進行了當麵審問,這樣又搞出來了一個結果,等到馬小帥拿到手裡的時候才發現,事情居然又發生了變化。

太監張瑜奉旨修理藥料,為了從裡麵弄點銀子,當時就找到了劉文泰,兩個人狼狽為奸,決定采用以次充好的辦法,這樣來貪汙銀子。太監張瑜

通過這件事情,撈了不少銀子,在朝廷要編撰本草品彙精要的時候,在皇帝朱佑樘麵前大力推薦劉文泰、高廷和。

自然又得到了好處,皇帝朱佑堂對於自己身邊的太監張瑜,還是非常信任的,就這樣,居然就同意了。有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有了重大的好處,太監張公公,為了再一次立功勞,也為了讓跟著自己的兩個醫生混功勞,在皇帝生病的時候,就找這兩個人,本來這兩個人也想在立功受獎,出風頭,沒想到皇帝死了,這口鍋可是憋不住了。

這次公開審理,肯定有一個處理意見,這一群人做了一個定論,張瑜、劉文泰、高廷和三人應該按照“諸司官與內官交結作弊而扶同奏啟”之罪斬首。而施欽、方叔和、徐昊應該問罪。右通政王玉、院使李宗周、院判張倫、錢鈍、王盤等人明知藥方有問題,卻選擇隱瞞,而不是主動舉報,同樣也應該追究他們的責任。

就在調查審理的這幾天,皇太子朱厚照已經登基當皇帝了,馬上就對這件事情做出了處理。張瑜、劉文泰、高廷和依律論死。施欽、方叔和革職,徐昊發原籍為民,剩下的一堆人都被降職了。

馬小帥特彆注意到,在最初英國公張懋的彈劾之中,給張瑜、劉文泰安的罪名是“合和禦藥,誤不依本方”。要知道這可是大不敬之罪,肯定要殺頭的。但是最終皇帝朱厚照處理的結果卻變成了,諸司官與內官交結作弊而扶同奏啟。

正德皇帝朱厚照雖然處理了,但是也留下了一點,當年的九月份戶科給事中劉茝選擇了上奏折,他說,皇上,你應該把這幾個人殺了,以安慰先帝之靈。等到了十二月份,禮科都給事中周璽也上奏折,說是今年冬天溫暖如春,天地都有變動,老天爺都是暗示,應該把這幾個人殺了。

哪怕是到了正德元年八月,南京給事中徐暹上奏折,說今年災難異常,趕緊殺了這幾個人。南京禦史李熙也來湊熱鬨。

儘管這些大臣吵得非常火熱,張瑜、劉文泰居然還能夠在牢裡安安穩穩地吃飯,最終居然得到了一個免死戍邊的機會,馬小帥簡直就不敢相信這個結果。

事情的真相簡直不可理喻,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怎麼皇帝做的決定,也能夠改變?究竟是皇帝朱厚照已經失去了對朝堂的控製,還是說,這難道是太子朱厚照乾掉了自己的父親?

馬小帥隻能靜靜的等待,然而這些大臣還是有自己的看法,終於知道這些大臣是怎麼看的了。原來這些人認為,早在成化二十三年明憲宗朱見深駕崩,當時呢,禮科給事中韓重,就曾經上奏折,要求懲罰劉文泰等人,因為他認為先帝之所以會駕崩,就是因為庸醫誤診。

甚居列出了一個名單任義、胡廷寅、仲蘭、劉文泰、章淵、鄭文貴、蔣宗儒、錢宗甫等他們根本都是庸醫,主要是因為一些春藥或者送禮,或者是說假裝,就為了逃避兵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