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帥越來越意識到,劉文泰、高廷和平時口碑也不錯,皇帝朱佑樘,皇後張氏,皇太子朱厚照的日常養生調理,都是這個人在負責。
如果說劉文泰真的不懂醫術,這好像也說不過去,所以馬小帥就是特意去請教了一個老中醫。
老中醫的解釋是這個樣子的,寒氣淤積、肝脾陰虛”之症,會導致身體陰冷,而風寒不消,在這種情況情況下,就應該開大熱之劑。
彆看傷風感冒很相似,在中醫學上有兩種看法,熱風寒和寒症根本就不一樣,是積熱在內,如果又錯誤的服用了大熱之藥,一下子就等於身體被火上澆油,所有的內部器官都受到了損害,就會不停地躁動不安,還會瘋狂地流鼻血,人的身體一下子就垮了。
按照西醫學的觀點,就是各種毒藥到了人體內部,完全破壞了身體平衡,導致各個內臟器官中毒了,按照我們現在的說法就是,內臟器官功能性受損。
這究竟是誤診,從小病變成大病,最終不治而亡?還是有人故意的,馬小帥越來越覺得不對,曆史記載的和現實壓根就不一樣。劉文泰這個人有很多關係,因為這個人平常給很多文武官員看病,其中就有兩個內閣成員,一個就是李東陽,另一個就是謝遷。
彭華提拔的謝遷,謝遷又得罪了焦芳,焦芳找人盯著對方,發現送禮了。李東陽居然直接站出來來,給朱厚照上奏折,他們倆的觀點是這樣的。
皇帝呀,你不能因為醫生的誤診,而殺害這個醫生。如果劉文泰被殺了,以後其他的醫生也不敢再去判斷這皇帝得了什麼病。就算算是皇帝真的生病了,也隻會開出四平八穩的藥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畢竟人的命隻有一條,也害怕治療失敗被殺頭,醫生也是一個人,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不能因為一次的原因就把人家給殺了。
如果說真的這樣做了,這些醫生隻會開一些沒用,但也沒有害處的藥物。皇帝一旦生病了,吃的藥又治不了病,又吃不死人,隻能靠自己扛著了。
當時的皇帝朱厚照,年紀才14歲,心裡也不成熟,很容易被彆人影響自己的觀點,聽到父親給自己留下的這幾個重要的人,包括自己的親生母親,張皇後,都在勸說自己,就沒了主意,反而覺得也很有道理,就沒有再堅持處決劉文泰。
太監張瑜,確實因為疏忽,犯下了天大的錯,但是皇帝朱佑樘非常信任對方,平時表現得忠心耿耿,連皇後都給說好話,文武大臣也都給說說好話,朱厚照就沒了主意。也覺得的情有可原,既然劉文泰都不能殺了,那麼張瑜也不好殺了。如果這兩個人都不殺,隻殺高廷和一個人,好像也沒這種道理。
他倆的罪都比我大,皇上把我這個罪行最小的給殺了,他們倆犯的錯誤這麼大,他們兩個都不用死,你這個皇帝是不是昏君一個?
年幼的朱厚照就按照這個邏輯,把這件事情改成了發配邊疆遇赦不赦。本來這三個人是必死無疑的,居然神奇的保住了性命,趕緊麻溜的滾蛋,堅決不能夠再在北京等著了,以後千萬得銷聲匿跡,千萬不要讓皇帝朱厚照想起這件事情。
這三人還要感謝幫助自己的人,趕緊送一份大禮,然後就直接選擇跑路了,曆史上再也沒有這幾個人的記載了。
雖然皇帝朱厚照處理的方式是出來了,這個邏輯思維也能夠理解,但是馬小帥覺得不對。焦芳這時候又站出來指責,說是勾結劉文泰的是謝遷,現在跑了,覺得自己應該調查一下,畢竟你沒有證據,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