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比較好操作了,馬小帥這才發現,通政司正三品,這個機構的基本工作內容,差不多等同於現在的信訪,現在的工作都讓太監乾了,因為這時候西廠的風頭正盛,太監來到江南一帶,就是為了弄銀子,因為皇宮裡出來的一個太監,在江南一帶,就搭上了西廠的線。
有了西廠太監的幫忙,劉文泰就這樣到了通政司,每天工作清閒,這就開始各種交際,你每天請彆人吃飯,喝酒送點錢,這可是相當不錯的。
事情做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先把人際關係做好。劉文泰的醫生水平到底怎麼樣,隻能去太醫院裡尋找答案。
來到北京的紫禁城這一打聽,皇宮裡的太監包括宮女,都對這個劉文泰滿口稱讚,這哥們真的是會做人,見人就發銀子,活脫脫一個善財童子,同時說話有水平,跟每個人的關係都非常好,簡直就是一個及時雨宋公明。
雖然自己作為一個醫生,劉文泰想進步的心思太明確了,可是這個人手裡的錢如同流水一樣就出去了,這件事情就不簡單了。
知道明朝的銀子還是非常的硬通貨,每個人一年的收入都有一個大概的數,如果說像劉文泰這樣上下拿點,恐怕一個富裕人家都扛不住,這就說明背後有組織在支持。
劉文泰這個人特彆善於會做人,在這個位置上,簡直就是八麵玲瓏,每個人都對這個人非常有好感,短短幾個月就進入了太醫院,並且擔任了四品太醫院使。
馬小帥發現,當時太醫院,一共有五名太醫院使,還有兩個經驗非常豐富的醫生,剩下的人呢,主要是管理整個日常行政工作。
但是在明憲宗朱見深生病後,按照常理來說,應該判一個醫術水平最高的人,居然選擇了劉文泰,給皇帝治病,究竟是劉文泰自己的投機行為,還是人情世故的原因,現在已經不好說了。
馬小帥繼續在北京皇宮裡打聽,僅用了10天,朱見深從拉肚子,到突發疾病去世,這個過程是相當的快。
當時的皇帝朱見深40歲了,貪花好色,吃丹藥,身體早就崩潰了,這次的腹瀉,一下子就要了命。
肯定要找一個遮羞布,總不能說皇帝自己吃丹藥中毒死了吧,難道太醫院隻有一個醫生診治過嗎?
馬小帥驚訝地發現,皇帝朱見深曾經也讓經驗豐富的醫生檢查過,對方隻是說問題不大,然後特意吹捧推舉了劉文泰。
直到這個時候馬小帥才意識到,這個劉文泰他的醫術水平不咋地,這是外行被內行給坑了。
這名經驗豐富的禦醫,再給皇帝看病之後,馬上就意識到皇帝已經丹藥中毒了,這個時候誰要接手,恐怕就得背一個大黑鍋,劉文泰正好是個半桶水,說白了就是二把刀,你說不懂醫術吧,多少還了解一點,你如果說這個人精通,肯定會鬨很多常識笑話。
所以呢,這幾個人就商量了一下,畢竟大家都長期在醫院裡混日子,誰不願意掉腦袋,就把這個好事給了想往上爬的劉文泰。
劉文泰可不知道啊,隻是按照常規的腹瀉方法,開了點藥,沒想到皇帝吃完就涼了。這下終於找到背黑鍋的了,滿朝文武肯定要有一個說法,如果皇帝是昏庸無能,人,就是最後一個出診的醫生,這個人就是劉文泰。
出了這麼大的醫療事故,劉文泰也害怕了,覺得自己是必死無疑,恐怕要跟皇帝一塊兒出發了。但是巧合的事情發生了,新皇帝朱佑樘,本來想收拾這個劉文泰。但是劉文泰巴結上了一個重要的官員。
皇帝朱佑樘仔細研究了一下,寬大處理,主要是因為,是皇帝本身天天吃丹藥中毒了,跟醫生的責任並不大,人生病了,肯定要看醫生,但是你這個倒黴蛋居然把皇帝給治死了,你肯定也是收到影響,那你就出去吧。
剩下的人都給點處分,皇帝朱佑樘覺得這樣就行了,反正這個親爹對自己也就這個樣子,稀裡糊塗就把事情辦了,大家也不好再說什麼。
劉文泰就這樣幸運地活了下來,是自己可不想出去,還想繼續留在皇宮裡。為什麼皇帝會有這樣的想法呢?當時的禮部尚書丘濬給劉文泰說了不少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