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小王子看到自己損失慘重,實在沒辦法了,隻能選擇後退,留下斷後的部隊,就這樣逃跑了。
應州之戰終於結束了,但是明朝的記載馬小帥覺得非常奇怪,100,000人在這裡打得非常激烈,蒙古人自然隻死了16個人,明朝的官兵陣亡了52個人。
如果不是馬小帥在現場親眼看到,光看這個數據的話,反而覺得明朝軍隊打了一場敗仗,畢竟你死的人比敵人多。
戰鬥已經結束了,皇帝朱厚照隻能返回北京,甚至舉辦了一場非常隆重的回城儀式。就是為了讓北京的這些文武官,看一看大明軍隊的雄壯威武,終於這個流程走完了。
馬小帥因為那時候光跟著皇帝朱厚照,對於戰場的很多東西都不太了解,到了北京城,好不容易進了皇宮,皇帝朱厚照迫不及待的心情,急於向自己的老師楊廷和,也就是首輔楊廷和,用非常激動的語氣說,“老師,我可是在戰場上親自殺了一個蒙古將領。”
楊廷和作為一個臣子,馬上跪下祝賀皇帝取得如此戰果。並沒有表示彆的,馬小帥還覺得莫名其妙。
沒有想到的事情,僅僅過了三天,北京城就出現了一種流言。皇帝朱厚照應州敗了,居然還吹牛撒謊撒謊,這完全打擊了皇帝的威信。
東廠很快就將這件事情彙報給了皇帝朱厚照,正興致勃勃,感覺自己是一個武功非常高強的皇帝,迎接自己的居然是流言蜚語。
皇帝朱厚照當場就沉默了,覺得滿朝文武真他媽的不是東西,皇帝自己打了一個勝仗,這些人居然敢汙蔑自己,沉默了很久,宣布停止辦公10天,自己要休息休息。
馬小帥卻覺得非常奇怪了,蒙古人和大明的軍隊起碼100,000人都得多,就算除去預備部隊,還有後勤人員,直接參戰的人數起碼得60,000以上,這麼多人打了四五天,就死了幾十個人,說出來誰都不敢相信。
皇帝朱厚照親自上戰場,一個皇帝不可能胡說八道,也沒有必要撒謊,皇帝親手殺了一個蒙古軍官,至於怎麼殺的無所謂,肯定是皇帝親自動手,這個沒有彆的原因。
從應州之戰之後,蒙古人幾十年沒有南下,如果不是受到了重大的損失,怎麼可能沉默這麼久?
看來文臣對於皇帝是已經非常不滿意了,東廠依然在調查飛鴿傳書究竟是誰乾的?皇帝壓根不聽文臣的,這些人在寫曆史的時候,也就表達了自己無聲的抗議,反正曆史書是我們讀書人寫的,你是個皇帝又怎麼樣?
在皇帝朱厚照以前的明朝皇帝,邊界經常打仗,那時候有很多名目,很多人濫竽充數,也有很多人假冒功勞,不管多麼離譜的理由都能夠給你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