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帥其實很多事情你都不知道。都說太監劉謹不是個好東西,禍國殃民。但是在我看來,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奴才。你沒有當過皇帝,所以很多事情你不知道。”
“正德四年,吳皇後去世,對於這個女人來說,我爺爺本來就不喜歡她,本來就已沒有了,皇後的頭銜,自然按照普通的製度焚燒遺體,然後按照規矩埋葬。這些頑固的大臣卻不這麼認為,王鏊帶頭不認可。”
“當時呢,尚寶卿崔璿等三人,他們認為不符合規定,就要求按照皇帝的妃子的規格,我當時就不同意,王鏊對劉瑾說,士可殺,不可辱。你們這樣又侮辱又要殺掉,居然要辭去內閣的職務,李東陽還在那裡說好聽的。”
“這是什麼?這是赤裸裸的打皇帝的臉,是因為我不聽他們這些老大臣的話,他們就不停地給我找麻煩。找個理由就把他們發配邊疆了,韓文這個壞蛋,簡直就是明朝的人,劉謹隻不過是代替我的意思,我對這三個顧命大臣都不滿意。”
“劉謹終究隻是想得太簡單了,劉健、謝遷背後有多少人?王鏊與李東陽他們究竟代表誰?他們是一個合格的大臣嗎?”
“劉大夏偷偷地弄走了鄭和下西洋的資料,這是什麼樣的行為?我都知道,可是我這個皇帝也沒有辦法,本來想借楊一清築邊牆貪汙腐敗的問題,來弄死劉大廈。”
“本來是想得非常非常不錯,可是呢?王鏊拚命的營救,還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王鏊居然光明正大地上奏折,按照他的意思辦事,這怎麼可能?”
“這簡直就是在用手指頭指著我的臉說,皇帝呀,你這個意思不行啊,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我需要你教我怎麼做事。”
“一點都分不清大小王,你在教我做事?開什麼玩笑,你知道誰是皇帝嗎?最後也隻能灰溜溜地離開,本來我是不想放過這個人的,但是我知道,他隻是一個馬前卒。”
“回家去寫書了,如果沒有江南士紳的支持,能夠做到退休養老嗎?王鏊雖然有才乾,而且還是有正義的,但是這個人非常聰明,知道誰都得罪不起,所以選擇了退休,選擇寫書,真是一個聰明人。”
“我還是不想放過韓文,劉謹這個廢物,雖然找到了洪武在戶部任職時,計簿有丟失的證據,隻能夠把韓文和張縉抓起來。沒想到洪武在獄中與劉大夏玩得非常愉快。”
“這些人動手腳非常厲害,證據雖然是找到了,但是很快對方就補上了漏洞,失去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滿朝文武都要求保這個人,背後占的究竟是誰?”
皇帝朱厚照說到這裡生氣了,“我就想一直搞明白,背後究竟是誰在算計?既然已經沒有辦法了,那就沒有辦法再追究洪武的罪責,隻能加倍罰款,讓他們傾家蕩產,過一過苦日子,他們不是要求皇帝過苦日子嗎?那就先以身作則。”
“劉謹被我拋棄了,韓文居然又有那麼多人,沒辦法,隻能找個理由,我發現我根本做不了主,這官根本就不聽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