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不知道這些文官有多惡心,明明是一場大的勝利,到最後的記錄就變成了一個笑話,一個鬨劇。他們這些文官非常壞,就是不想讓我這個皇帝,有一點點好的名聲,我就是個冤大頭,隻能替他們背黑鍋。”
“這些文官看著我作為這個皇帝,慢慢地開始掌控軍隊,哪怕是我的老師楊廷和,也慢慢地改變了。楊廷和認為大明王朝是讀書饒下,絕對不可以交給像我這樣的皇帝。”
“最好是像我父親那樣的人,可是我父親隻是想調查一下,就被這群人給弄死了。我也一樣,現在我才想明白,當我剛剛回到北京,立馬就被控製起來了,這個皇帝的命令根本就出不去。”
“楊廷和利用給我治病的理由,讓醫生開了很多藥,無形當中控製了我的行動,趁著我昏迷的時候,私自發布聖旨,我根本就沒有出去的機會了。我的軍隊根本就過不來,所以我也隻能在這裡等死了。”
“我沒有兒子,那是因為我喝了一碗斷子絕孫湯,這就是李榮乾的事情,這個該死的老太監,完全就不是個東西。”
“我的老師楊廷和,弄死我這個皇帝,剛好可以尋找一個自己滿意的繼承人,然後可以把皇帝當成木偶一樣控製起來,江山就變成了讀書饒。”
馬帥算是聽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是這個樣子的,皇帝朱厚照當上了皇帝,利用劉謹這個白手套,開始是焦芳,後來是張彩,進行了各種改革,這種改革可以是大刀闊斧的,涉及到了政治經濟軍事等多個領域。
年輕的皇帝擁有宏偉的抱負,但是這些改革也徹底引發了文官集團的對抗,在政治上,皇帝朱厚照,想確立以皇帝為核心地位的權力體製,親自召開會議會,處理一些政務,減少對內閣的依賴。
這就是皇帝權利的體現,剛開始文官集團還覺得問題不大,但是慢慢地發現,皇帝有了自己的想法,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皇帝就不能乾具體的事情,應該老老實實當個木偶。
因為皇帝不再重用文臣,而是采用一些有能力的人,這就必須采用一些非常手段,用一些新人,必然會引起這些文臣集團的對抗。
哪怕是皇帝老師的兒子王守仁,也會被這些文官攻擊,三人成虎,慢慢地謠言也就變成了事實。這是一種破壞既有秩序的行為,堅決要對抗下去,要改正皇帝的錯誤,這就是文官集團的想法。
在經濟上,皇帝朱厚照追虧空的行為讓貪官汙吏無處可逃,我不管這個虧空是誰乾的,隻是在你任上查出來的,這個虧空你就得給我填上,至於你找你上麵的人,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不管。
這讓那些做官的人非常頭疼,大家當官就是為了弄銀子,現在等於是窮追不舍,一下子得罪了所有的貪官。
皇帝朱厚照還在作死,又推行一係列政策,甚至放鬆了對海外貿易的管製,還在處理軍隊的土地,這兩項就等於了很多饒蛋糕,要是不弄死你這個皇帝,大家以後都沒有好日子過。
海外貿易,直接就動了江南士紳的飯碗,軍隊土地的清查,這就直接動了武將的飯碗。還想改革稅收製度,用來增加國家收入,這不就等於得罪了所有的執行者,包括所有的地主,包括所有的讀書人,包括所有的有錢人。
改革的陣痛肯定是需要分擔的,皇帝出發點雖然是好的,但是忘了一點,如果執行者都是既得利益者,那肯定會想儘辦法阻撓改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上奏者,專門找不好的地方,故意錯誤的理解政策,消極怠工這都是正常的。
封建文化也是一種文化,它是一種農耕文明的體現,在皇帝朱厚照看來,這就是在阻擋自己改革,卻不知道一個人永遠無法同一種文明對抗,這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