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真有趣(1 / 2)

馬小帥在拚命的調查這件事情,可惜沒有什麼用,時間一晃就到了,嘉靖27年正月,嘉靖皇帝還是把自己曾經最喜歡的人夏言,直接趕回到老家。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這麼多年,人都是有感情的,嘉靖皇帝內心還是有那麼一點點於心不忍,我給你一個體麵的退休待遇,你回老家,頤養天年吧。

夏言看到嘉靖皇帝動了真格的,也明白事情就是這個樣子了,回家就回家吧,收拾收拾家,帶著一家老小就離開了北京。

夏言老家就是江西的,要想從北京回家,就得走水路坐船,經過京杭大運河南下,這一路上可以說並不是太勞累,出門就是這個樣子,再加上自己年紀一大把了,老胳膊老腿,就算坐船走的也相當慢。

在明朝尤其是嘉靖時期,能活一個大歲數,那是相當不容易,夏言個人也認為,自己以後也沒有機會出來了,這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瀏覽大明的風光,那不如痛痛快快一邊走一邊玩,欣賞一下兩岸的風景,內心卻是充滿了一種愉快。

馬小帥這時候才發現,這老頭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隻是單純的以為皇帝讓自己養老了,天底下哪有這樣的事情,一個人總要為自己做的事情付出代價,這才是真正的社會,這才叫人情世故。

北京的皇宮裡又發起了一場衝鋒,夏言死活都沒有想到,臨退休辦了一件事情,最後卻要了自己的小命。

原來是這麼回事,夏言在退休以前,選擇的支持陝西總督曾銑收複河套地區。夏言作為內閣首輔,在最後的一刻,還想為國家務做點貢獻,畢竟曾經自己執掌過大明王朝的權力。

河套地區本來就是一個軍事要地,這是一塊兵家必爭之地。相對於明朝來說有點鞭長莫及,但是誰要是統治了這一塊地,基本上就決定了戰爭的主動權。

夏言當時的想法就是,反正我這麼大歲數了,也要在曆史上留下我的名字,卻忘了最重要的一點,這個大明朝是誰的?

夏言作為明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內閣首輔。對於整個大明王朝的財政,那是心知肚明。此時的大明王朝財政赤字非常嚴重,說的最直白一點,就是朝廷裡沒錢,國庫空虛,皇帝又喜歡吃藥,這玩意兒那可是花錢的,寫青詞用的可是黃金弄成的墨水。

本來這件事情是站在國家戰略角度考慮的,夏言一心為公,這件事情對於自己來說沒有半點好處。

但是有人不這樣想啊,大學士嚴嵩早就對夏言不滿意了,兩個人有個人恩怨,直接就寫了一本奏折,向嘉靖皇帝報告,前首輔夏言貪汙受賄、勾結邊將、離職前嚴重表達了對皇帝不滿意。

嘉靖每天忙著修仙,妄圖長生不老,如果說你是貪汙腐敗,隻要你能夠給我解決問題,那我還可以原諒你,因為你是我忠心耿耿的狗腿子,給自己弄點錢花,這叫正常。

你就算是勾結邊境的軍隊將領,隻要是站在國家的利益上考慮,我作為皇帝也能夠忍,畢竟這是為了整個大明王朝。

好你個夏言,你離開之前,居然選擇對我這個皇帝,發表了眾多不滿意的言論。本來還是念舊情,讓你退休回家了,你居然敢罵我這個皇帝,這就是不可以原諒的,必須嚴格進行調查。

嘉靖皇帝非常生氣,馬上就命令錦衣衛趕緊把夏言給我抓回來。還在路上,沿途欣賞兩岸風光的夏言,麵對從天而降的錦衣衛,覺得問題不大,好歹自己也做過內閣首輔,大明朝曆史上就沒有一個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被皇帝殺害,頂多就是不回家養老。

夏言隻能乖乖地跟著錦衣衛返回北京,這一路上還是有時間的,就寫了兩份奏折,聲稱自己是被彆人誣告的,請求皇帝念在自己的功勞份上,念在自己苦勞的份上,徹底調查這件事情,還自己一個清白。

等到半年之後,馬小帥聽到一個消息,已經67歲的夏言,就在北京的西市被斬首示眾,創造了一個曆史,自從大明王朝開國以來,這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被皇帝公開斬首的內閣首輔。

當一個人死了之後就可以蓋棺定論了,因為你已經不可能再改變任何事實了,這是中國所特有的文化。馬小帥就在這個時候開始調查,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夏言並沒有什麼雙胞胎兄弟,而是背後有一隻手在搗鬼。

夏言本來就是一個軍隊家庭出來的孩子,一輩子都得當兵,按照大明王朝的規定,打仗的時候你就是兵,不打仗的時候你就種地。因為有一個專門的戶口限製,你隻能過這樣的生活,甚至你連從事文化活動都沒有這樣的機會,娛樂就更不用說了,隻要你敢違反大明王朝的規定,斷頭割舌頭,這都是正常的,所以每一個當兵的家庭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脫離這個身份,隻有一條道路,通過讀書科舉考試。

夏言從小就明白這個道理,也明白自己的家人,如果以後想擺脫這樣的身份,自己隻能拚命的讀書,有了目標才有動力,為了過好日子夏言可以說是拚儘了自己的一切,終於36歲的時候,科舉成功上岸,進入朝廷當官。

剛剛進入官場,夏言非常的謙虛謹慎,因為自己沒有什麼政治資源,家裡也沒有辦法給你提供任何幫助,工作上就隻能完全依靠自己,必須謹慎小心,萬一被彆人挖坑,恐怕這一輩子都完蛋了。

嘉靖皇帝剛剛登上這個位置,麵對的第一道選擇題,那就是到底誰是自己的爹,表麵上看這是一件小事兒,實際上,這就是眾多官員參與的大禮議。

夏言這時候並沒有參與任何一個團體,而是紮紮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隻有工作上做好了,彆人才不會挑出毛病來,自己才能夠站穩。反而在嘉靖皇帝眼中是一個勤奮工作的職場打工人,至少人家本職工作做得非常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