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出生於公元1525年,也就是明朝嘉靖4年,是湖北江陵人。祖上都是軍人,張居正的祖父不愛讀書,家裡窮的叮當響,就隻能到遼王府當一個護衛。
張居正的父親是一個讀書人,總算是中了舉人,可以說是吃喝不愁的一個小地主,到了張居正這個時代,出了一個天才兒童,曆史上在兩歲就會認字,五歲就能夠讀書,12歲了秀才,簡直就是湖北的天才兒童。
12歲最年輕的秀才,如果這樣的人進入朝廷之後,憑自己年齡的優勢,就能夠熬死很多人,這時候江南士紳的代表湖廣巡撫顧璘,對於這個非常有名氣的天才兒童張居正,那是非常感興趣。
一個楊廷和神童就徹底搞定了大明王朝的皇帝,如果自己再培養一個神童,那整個大明王朝就是自己說了算。
江南顧家本來就是,江南士紳集團核心人員之一,本人雖然也是一個天才級彆的,但是呢,他這個天才呀,終究還是差點火候,年齡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第一次聽說有一個12歲的孩子,居然當上了秀才,這可是神童啊,自己必須好好的培養一下,對外的說法就是,培培養一個治國救民的人才,實際上就是為了江南士紳集團服務。
楊廷和上一次是彆的人推薦的,當年的一個12歲的天才,可以說是讓整個大明王朝的皇帝都領教了一下,現在自己也可以做到。顧璘第一次見到這個天才兒童張居正,覺得這是一塊好苗子,自己必須給對方打響名氣,13歲不能讓你當舉人,你還得等三年,說起來我是為你好,隻要這個名傳開了,馬上就會讓整個大明王朝所有的讀書人都知道,你張居正是一個天才。
三年之後,一段佳話,就這樣寫在了曆史書上,張居正成功了,這位老前輩的教導,也等於是自己這個當老師的,給自己的學生鋪路。
這個時間可以在江南地區四處遊玩,讀千本書不如行萬裡路,你必須真正的了解實際情況,才能準確的製定政策。你必須得有點朋友啊,這一下就出事兒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張居正,你是有人有錢四處遊玩,而且還有時間,這小日子過得相當不錯,你讓我朱憲?第七代遼王,天天讓我的媽媽說,你看人家的孩子,天天誇讚你張居正,我就拿你爺爺開刀。
張居正的爺爺就在遼王府當差,王爺賜酒活活把這個老頭給喝死了,張居正沒有想到權力這玩意兒這麼厲害,這一下就屈服了,如果自己再不屈服的話,恐怕下一個死的就是自己。
你不是遊山玩水不聽我的話嗎?我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權利?你是不是心裡充滿了仇恨,我根本就不害怕,如果你不聽話的話,下一個就是你的爹。
張居正終於屈服了,留下了自己最深刻的把柄,成功地當上了人家的學生,嘉靖二十六年,張居正終於當上了進士,還有了一個響當當的老師徐階。
張居正就這樣來到翰林,當上了儲備乾部,還有機會進入內閣。嘉靖二十八年,張居正寫了一本奏折《論時政疏》,想通過指出大明王朝不好的地方,闡述自己改革的主張,但是皇帝本就不認同。
嘉靖皇帝這時候剛剛弄死了首輔夏言被殺,嚴嵩父子兩個就是專門給自己解決問題,你張居正每天嗶嗶嗶,光指出哪裡有問題,你解決不了問題,我作為皇帝沒空聽你瞎忽悠。
看到皇帝不上當,張居正就請假回家了,一路上遊山玩水,腦子裡想的就是我怎麼才能得到權利?
怎麼才能忽悠皇帝?畢竟皇帝可不是個傻子,嘉靖皇帝非常的現實,不給錢,我是絕對不聽你的,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給我把錢弄過來,隻要你拿不來錢,張居正就給我滾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