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國演義》(1 / 2)

據“空靈訣”記記載小說家修煉有限製,一次隻能發布一本書,信仰之力隻有集齊到一定程度,才能發布下一本書。

要是寫的水平不夠好,收集的信仰不到入境的標準,又沒有信仰之力賠進去洗刷天道印那就直接廢了,隻能轉修其他道途。

經過綜合考慮,王楓最終選擇《三國演義》這本書。

王楓點評道:“這本書不但符合古代的認知水平,更能讓此界的人們所接受,而且文體書既不是文言文,也不是白話文,屬於半白話文,也比較通俗,比那些什麼兮什麼兮的好懂多了,基本上隻要識個字就能讀懂。

且《三國演義》可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謂是受到了曆史的檢驗,依舊堅挺的存在,還怕不受歡迎嗎?”

雖然說王楓也很想拿出現代所流行的一些書籍,但是這些書籍的白話文的水準太高了,這本《三國演義》屬於半白話文,就剛剛好。

以這個世界人們的認知,雖說半白話文也是新的東西,但應該仍在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人們發現這種在文言文基礎上創新的半白話文,隻會誇讚王楓是一位有才之士,而不會覺得這種文體難以接受。

王楓想著,當人們接受了這種半白話文的文體之後,未來再推出白話文,甚至是現代文,這樣一步一步的來,就像溫水煮青蛙一般,人們慢慢的就能接受了。

要知道,文體的更新本就是涉及整個人族的大事,將會吸引無數人的關注。

文體的更新如果隻是領先這個時代一步兩步,人們還會誇你是天才。

但要是直接邁開步子跑得老遠,就連同時代的有識之士連背影都看不到,就不會覺得你是天才了,而是異端了。

不過對此王楓並未氣餒,捏了捏拳頭,眼神堅定的道:“當有一天,我能夠修煉到足夠高的境界,拿到更多的話語權,推廣現代文,誰敢說我的不是,就用我的拳頭好好跟他講講道理。”

就像孔老夫子那般,自己是個一米九幾的武功高強的壯漢,還隨時帶著一眾武力值不低的門人,周遊列國時誰不給幾分薄麵。

學識,是拿來和講道理的人,講道理的。

武力,是讓那些不想和你講道理的人,乖乖坐下來和你講道理的。

至於《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武力值不夠高的問題,王楓也不擔心,隻要信仰之力凝聚的夠多,具象出來的事物,也會比書中的原事物強大得多。

而且根據府內相關書籍的記載,若是小說中寫的是某一位將軍,則成功具象出來後,這位將軍不但自身戰鬥力強大,而且其自帶的“天賦神通”能夠召喚出其在小說中的“兵種”,也能通過訓練普通士兵形成特定的兵種。

而《三國演義》中的就有很多強大的兵種,白馬義從、虎豹騎、陷陣營、定州狼騎、無當飛軍、白毦兵、解煩兵、車下虎士、飛熊軍、先登營、錦帆營等。

王楓都不敢想象,這些原本就十分強大的兵種,在經過信仰之力的強化,從原本的凡人變為修士後就會形成多麼強大的力量。

秦帝國十分的好戰,鼓勵境內的各大勢力組織相信武裝,主動對外攻城掠地,隻要成功占領一塊地盤兩年,並能夠向帝國交相應的賦稅,還有將其中一半官員的任命權交給帝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