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靈詩(2 / 2)

但是這兩首抗日詩上的這點靈韻,遠遠不如在燈會上寫的那一首《青玉案·元夕》

王楓找了繼承的記憶,發現前身沒有寫詩的天賦,平時壓根就不寫詩,所以也沒有相關的記憶。

無奈之下王楓隻好使出儒家的尋物法。

淩空一招,從地球之心存儲空間中拿出在詩會榮獲第一名的獎勵——靈洛筆

靈洛筆是七品的儒家法寶,采用了300年才長一寸的靈水竹做筆身,五品妖獸疾風狼尾巴尖的毛做的筆頭,又經過六品大儒多年的蘊養,是有靈石也難買到的寶貝。

儒家七品及以下的修士,使用靈洛筆施展各種儒家法術神通,消耗的文氣隻用八層,施法的威力卻有12層,是眾多儒家七品及以下修士的夢中情筆。

王楓運轉體內的文氣,流暢的凝聚在靈洛筆笑尖,在虛空中寫下“作詩”“靈韻”,兩個關健字。

儒家尋物法不需寫的特彆清楚,隻需寫出幾個關鍵詞即可,寫出的字自會準確理解施法者意思,找到施法者所想要的東西。

空中淡白色的“作詩”“靈韻”兩個字慢慢的化開形成一道波浪,拂過書房內的所有書架。

《儒家修士作詩詳解》在眾多書簡中飄到了王楓麵前。

王楓仔細的讀了一遍《儒家修士作詩詳解》才明白,原來作詩並不隻是寫下一些用詞組組成的優美句子這麼簡單。

想要詩句有靈韻,作者必須要對所寫的詩有一番深刻的領會,才能夠得到天道的認可,從而使詩稿有靈韻,儒家作者也能夠得到修為的提升。

“搞了半天,原來是我對寫出的這些理解不深才不行啊。”王楓一拍頭無奈的道。

原來那首在燈會上寫的《青玉案·元夕》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當天自己已經見過燈會種種盛況,又勾起了對地球親人的懷念,對詩有了一定的領會這才成功。

王楓甚至懷疑自己完全沒有激發出《青玉案·元夕》這首能夠傳唱千古的優秀詩篇的全部潛力。

不然這樣排得上號的名作,怎麼可能隻是讓自己從儒道九品前期,晉升到儒道九品中期。

王楓懂了自己這半個時辰所寫的150首詩,為什麼隻有兩首關於抗日的詩能夠成功

大概是因為自己在地球上是一名憤青吧,心潮澎湃之下你也能深刻理解這兩句詩的意思,這才成功兩首。

其他的98首詩,也不能說完全不能理解詩的意思,但是離真正領會到天道認可的程度就還差一些。

王楓想著可能就自己有這種限製吧,畢竟真正詩人自己寫的詩又怎麼可能領會不到其中的意思呢。

隻有自己這個奇葩,詩有很多,但多數都隻是停留在表麵,能夠真正領會到其中精髓的並不多。

王楓搞清楚狀況後,心痛的想著少了一條快速搞靈石的辦法了。

不過王楓想信好自己又不是主修儒道的,不行就不行吧,而且這不是還沒做絕麼,隻是能寫出的入品詩是數量大減而已,在中華幾千年寫出的海量詩詞中,一小部分都夠自己受用終身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