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頂級小說家修士鐘友國(2 / 2)

募兵製的優點很明顯:軍隊戰鬥力最強,人家招兵是要花了大價錢的,弱雞可瞧不上。

募兵製的缺點也很明顯:費錢,價錢你要是給低了,可招不到兵。

而在秦帝國,為了讓軍隊擁有最強的戰鬥力,采取的就是募兵製。

王楓的飛鷹領采取的也是十分費錢,但戰鬥力高的募兵製。

在秦帝國,多達20萬的軍隊,像飛鷹領這麼小的一塊地方供養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像在北境,地處帝國北方,土地相對貧瘠,鎮北王府能從北境得到的財政收入,遠遠比不上中部的富裕地區。

而財政收入本就比帝國的其他地方少,偏偏占地麵積還很廣,如此廣闊的疆域導致一開始有很多地方直接是無人區。

然而為了帝國氣運的壯大,還必須要遷移百姓去駐紮,隻有那些無人區擁有帝國百姓生存的痕跡,天道才會認可那是帝國的土地,帝國的氣運金龍才得以壯大。

這也導致了駐紮在這些貧瘠土地上的百姓生活相對困苦,當地官府根本交不上足額的稅收,還時常需要鎮北王府貼錢。

鎮北王府年年貼錢,可以說在財政上是帝國有數的困難。

但財政再困難,麵對北方蠻子的虎視眈眈,還必須要有強大的軍隊駐守邊疆。

為了擁有強大的軍隊,鎮北王府必須選擇,費錢的募兵製。

財政困難的鎮北王府,為了節省軍隊的財政開支,最優的性價比,鎮北王府采取的就是精兵路線,這也就導致偌大的北境,擁有的士兵才190多萬,還不到200萬。

190多萬士兵,麵對北境綿長的邊界線,根本不夠用。

後來在帝國中央的資助下,耗費百年時間,修建了綿延近萬裡的長城,以長城為防禦間點,需要駐守的士兵大大減小。

這才讓不足200萬的士兵,成功抵禦住北方蠻子的侵略。

並且事實證明,這種戰略是正確的,自從長城建完以後,800多年來,在鎮北王府帶領190多萬玄甲軍的抵禦下,沒有一次讓北方蠻子攻入帝國境內。

然而前段時間,老皇帝為了臨終前一舉滅掉西楚國,不顧朝臣的反對,讓邊境四大王府各出30萬大軍,聚齊120萬大軍,攻入西楚國。

鎮北王府也在這種情況下,從190萬大軍中抽掉30萬大軍前去西楚國征戰。

原本190萬大軍分散到長城節點上也就差不多剛剛好,如今突然少了30萬大軍,整個長城節點的駐紮就顯得捉襟見肘起來。

而北方蠻子又十分的會挑時間,在長城外聚集了300萬大軍隨時待命,一副隨時要大舉進攻的樣子。

一時間,北境邊境告急,許多在曾北境邊境駐紮過,後因各種原因不得不退下的大將,頂著壓力自發的前去增援。

像強大的小說家修士鐘有國老先生,年輕時寫的軍團戰爭的小說《炎龍領主》能夠召喚出一種叫炎龍戰士的特殊兵種。

曾經在北方邊境駐紮時,以一敵萬,何其威風。

鐘友國老先生當時隻需放出本命法寶,便能召喚出源源不斷的數萬炎龍戰士,與前來進攻的北方蠻子誓死拚殺。

奈何老先生在邊境一駐紮就是足足218年,身子骨已經支撐不住,在10年前正式退休。

如今北方邊境告急,鐘有國老先生得知後,不顧病殘支撐,不顧親友勸阻,執意帶棺出征。

老先生出征時對淚流滿麵的兒子說:“莫做那小女兒姿態,以吾殘驅,守衛邊疆,死而無憾矣!”

說完老先生,便帶著抬自己的棺材的隊伍前往長城邊境。

連退休在家的中有國老先生都要“帶棺出征”,可見北境邊境的緊急程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