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2000多位官員,在官員隨身所帶的十萬多隨從的擁護下,離開了飛鷹領。
而一同離開的,還有10萬飛鷹領的並州狼騎軍團。
昨天夜裡,大長老與王楓講完關於鎮北王的事情後,就向王楓提出了借兵的請求。
如今北境血色長城前線情況十分的緊急,300多萬蠻子冗兵城外,安營紮在綿延千裡,糧草已經備好,工程器具亦全部打造完畢,隻差一個契機,就會大舉進攻。
蠻子猶如一條紅眼的餓狼一般,待到讓其抓住時機,絕對會毫不猶豫的撲上去咬上一口。
如今守邊的士兵們,每天登上血色長城,就能看到城外望不到邊的敵軍營帳,以及那磨刀霍霍虎視眈眈的蠻子士兵。
300萬蠻子大軍臨邊,雖說沒有對血色長城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但大動作沒有小動作不斷,幾乎每時每刻,都有蠻子的小規模軍隊與守邊的士兵發生摩擦,流血犧牲更是常事。
北境鎮北王府共有190萬玄甲軍,30萬大軍如今在西楚國的戰場上回不來,還有160萬大軍。
而這160萬大軍,又不可能全部投入北境前線,總要留下一部分鎮守北境內部,震懾各方蠢蠢欲動之士。
因此真正在前線守邊的士兵人數隻有130萬大軍。
在平常之時,血色長城的守軍70萬足矣。
但近幾年來,北方蠻子就一直不安分,每年來犯之士年年遞增,因此血色長城的守軍的守軍亦是年年遞增,甚至就連正北王都到前線婁山關駐守,掌控全局,穩定軍心。
到了今年年中之時,原本的70萬守軍已經增加到了100萬守軍。
而就在前段時間,一直駐紮在前線,作為整個血色長城上百萬大軍的精神支柱的北境之主鎮北王,的突然離開,在上百萬守軍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1300多年以前,初代秦帝將王家老祖封為北境鎮北王,鎮守北境,並抵禦北方蠻子入侵。
整個王氏家族舉族搬遷,來到了荒涼的北境,開始了艱難的守邊生涯。
在最初的200年內,為了抵禦蠻子的入侵,初代鎮北王,也就是王家老祖,帶領王氏家族所有成員,無論男女老少,堅守在最前線的戰場。
當時就連王氏家族的少年少女,都等不到18歲成年,才15歲左右就要上戰場殺敵。
原本10萬人的王氏家族,經曆200年的戰爭後,從牙齒掉光的老年,到剛出生的嬰兒全部加在一起滿打滿算都隻有5321人。
直到耗時81年的北境長城建造完畢,守衛邊境的壓力大大降低,王家族人的傷亡率也大大降低,整個王氏家族才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人口從跌至穀底的5321人慢慢的開始增加。
然而北境長城建造完畢,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蠻子的瘋狂入侵依舊從未停歇。
最初的北境長城,是由青磚建成,十分的恢弘大氣,陽光照在石板上,還熠熠生輝。
但經過幾百年從未間斷的戰爭,綿延數千裡的北境長城,每一塊石頭,每一處角落,都浸滿了成是蠻子的,或是北境兒郎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