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傳武實踐課(1 / 2)

第二節課的鈴聲一響,那場麵太火爆了!咱們的李虎,不是站在平常那三尺講台,而是直接飆升到了大禮堂的“星光舞台”。為啥?還不是因為那傳武實踐課火得不要不要的,同學們的熱情跟夏天的太陽似的,熱辣辣的根本擋不住!周院長一看,這哪行,得讓更多人沾沾光,於是大手一揮,改成了公開課!

這大禮堂啊,平時空蕩蕩的能跑馬,今天可好,愣是擠得滿滿當當,跟蜂窩煤似的,一個挨一個,目測得有三千號人,愣是沒找到一個空座兒。大學部的兄弟姐妹們,隻要有空的,那是能來的都來了,為啥?就為了一睹兩位全球搏擊冠軍的風采嘛!李虎和劉曉旭,這倆名字現在比網紅還網紅,特彆是李虎,那小迷妹們,手裡舉的牌子、拉的橫幅,差點沒把屋頂給掀了,一個個眼裡閃著光,跟見了自家愛豆似的。

再瞧瞧劉曉旭那邊,也是不乏仰慕者,男生女生都有,一個個滿臉崇拜,就差沒衝上去要簽名了。這課還沒正式開始呢,氣氛就已經燃到爆炸,大家夥兒都摩拳擦掌,就等著看兩位大神怎麼在這大舞台上,把傳統武術的精髓演繹得淋漓儘致。這哪是上課啊,簡直是大型粉絲見麵會加現場教學秀!

李虎往講台上一站,那氣場,杠杠的,他笑眯眯地衝咱們說:“兄弟姐妹們,彆藏著掖著了,有啥獨門秘籍、看家本領,統統亮出來吧!我呢,就在這兒給大夥兒當解說員,而咱們大名鼎鼎的劉曉旭副教授,可是要親自下場,來個實戰切磋秀,手癢想試試水的,趕緊舉手報名,機不可失哦!”

話音剛落,劉曉旭就像武俠小說裡的大俠一樣,腳步輕盈地往前一邁,那架勢,簡直是帥炸了!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冒出個黑人小哥,一臉自信地說自己練的是拳擊,特想來感受下華夏傳統武術的魅力,想看看傳統武術怎麼見招拆招,製敵於無形。

黑人小哥也不含糊,二話不說,一個漂亮的刺拳就嗖地過來了,緊接著又是一個勢大力沉的後手直拳,看得出來,他這是真打算動真格的了。但劉曉旭,那叫一個從容不迫,身體一側,輕輕鬆鬆就躲開了這兩記重拳,然後,就像變魔術一樣,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先是詠春拳標誌性的攤手,輕描淡寫間就把對方的攻勢化解於無形;接著是乾淨利落的拍打,直接把黑人小哥的攻擊節奏給打亂了;最後,一記霸氣的日字衝拳,正中紅心,黑人小哥瞬間失去了平衡,穩穩當當地坐在了地上,全場嘩然,掌聲雷動!

李虎趁熱打鐵,在講台上講得是眉飛色舞:“各位同學,這就是咱們傳統武術的魅力所在!剛才那位同學,使的是現代拳擊的招式,迅猛有力;而咱們的劉曉旭老師,則以柔克剛,用詠春拳的精髓,先是側身閃避,再利用攤手調整身位,緊接著拍打破壞對手攻勢,最後日字衝拳直擊要害,一氣嗬成,完美詮釋了傳統武術的精髓——後發先至,以快打慢,以巧取勝!”

這下子,台下的同學們是又興奮又激動,紛紛表示也想上台試試,學習這既能防身又能強身健體的傳統武術。整個教室瞬間被一股熱血與激情所充滿,傳武的魅力,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儘致!

這次登場的是一位身懷絕技的華僑學生——劉潤新!這位來自異鄉的學生,已經在美麗國度紮根二十載,自父輩起便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今天,他帶著滿腔熱情與對傳統武術的無限敬仰,準備大展拳腳,演繹華夏武術瑰寶——洪拳!

這次李虎準備下場,讓劉曉旭在上麵解說。

劉潤新身形一展,猶如猛虎下山,右拳裹挾著風聲直撲李虎麵門,這是洪拳中極為經典的起手式,意在以氣勢壓人,同時試探對手的反應。李虎見狀,身形微側,左腳迅速後撤半步,利用“四兩撥千斤”的原理,左手輕輕一撥,巧妙地將劉潤新拳勁化解於無形之中,同時右手蓄勢待發,準備反擊。

化解了第一招後,李虎並未給劉潤新喘息之機,他迅速踏出“龍形步”,步伐輕盈而穩健,瞬間拉近了與劉潤新的距離。緊接著,他雙拳連環而出,每一拳都精準地瞄準對方防守的空隙,速度快如閃電,力量沉穩而霸道。這連環拳法不僅考驗著李虎的拳法造詣,更展現了他對戰場節奏的精準把控。

在連環拳的猛烈攻勢下,劉潤新雖奮力抵擋,但已顯露出些許慌亂。李虎抓住這一轉瞬即逝的戰機,左手突然變招為“橋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精準地扣住了對方的咽喉部位,同時右腳微曲,身體重心下沉,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這一招“橋手鎖喉”,不僅封鎖了劉潤新的進攻路線,更在心理上給予了極大的壓力,迫使劉潤新不得不放棄抵抗。

劉曉旭在上麵開始了講解:“在這場實戰切磋中,李虎老師展現出了極高的洪拳造詣與實戰智慧。他首先通過靈活的步法與精準的防守,化解了對手的淩厲攻勢;隨後,利用連環拳法迅速占據主動,展現了其強大的攻擊能力;最後,在關鍵時刻,他巧妙地運用了‘橋手鎖喉’這一高難度技巧,一舉鎖定勝局。整個過程中,李虎對洪拳的理解與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無論是力量的控製、節奏的把握,還是戰術的運用,都堪稱教科書級彆。”

這時一個白人女學生艾莉森上了講台,她練的就是巴西柔術。對戰伊始,白人女學生優雅地躺倒在地,迅速調整呼吸,以巴西柔術的經典姿勢“守護式”為起點,雙腿環繞,雙手控製距離,企圖誘敵深入。她的動作流暢而充滿策略,顯然對地麵纏鬥有著深厚的理解。

劉曉旭則沉穩應對,她並未急於進攻,而是緩緩下蹲,雙眼緊鎖對手動向,身體重心低而穩固,展現出傳統武術中“以靜製動”的精髓。女學生嘗試以腿部鎖技發起攻擊,但劉曉旭身形一閃,巧妙避開,同時右腿如靈蛇出洞,施展出地躺腿中的“蠍尾鞭”,腳尖輕點地麵借力,猛然掃向女學生的側腰,既避開了對方的防禦,又保留了足夠的控製力,未造成實質傷害,僅作警示。

女學生見狀,迅速調整策略,轉而采用更為靈活的翻滾與壓製技巧,企圖將劉曉旭帶入其擅長的柔術節奏中。然而,劉曉旭地躺腿的運用愈發純熟,時而以“蛟龍探海”直取對方要害(實則以腳尖輕點,控製力度),時而以“鶴立雞群”瞬間起身,利用身體柔韌性規避攻擊並尋找反擊機會。

戰鬥進入白熱化,劉曉旭突然施展“雲裡翻身”絕技,在空中完成一次華麗轉身,雙腿並攏,如同重錘般落下,以“泰山壓頂”之勢,精準落在女學生防守的空隙,展現出地躺腿強大的爆發力與控製力。女學生雖奮力抵抗,終因體力與技巧上的差距,不得不認輸。

戰鬥結束後,李虎在一旁詳細講解:“此戰中,劉曉旭老師不僅展現了地躺腿的靈活多變與強大威力,更關鍵的是她對時機的精準把握與對手心理的微妙洞察。她以靜製動,避實擊虛,將傳統武術的智慧與巴西柔術的精髓巧妙融合,為我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較量。”李虎的講解深入淺出,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受益匪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