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姑娘,接下來該乾嘛。”
易玨重複了一遍。
易玨心裡暗暗嘀咕,這姑娘不是很聰明的樣子。
詩詩姑娘卻是平複了一下情緒,並未直接彈奏下一首曲子,因為介紹上一首曲子以及引出下一首曲子,也是演出的一部分。
說話間,詩詩姑娘也是緩緩的介紹著剛剛的曲子內的一切,各種意向與表述,以及各種節奏代表的寓意,簡而言之就是將易玨感受到的,以清脆的聲音進行了一次講述。
隨著你一言我一語,一開始二人談話還比較拘謹,但是因為有著一個音樂的話題,且兩人又都是情商比較高的人,卻也是終於慢慢的聊了起來。
詩詩姑娘也是緩緩的鬆了一口氣,這樣子他大概率就不會追究她走神的事情了,不過接下來,詩詩姑娘也是對易玨表現出了一種欣賞。
易玨對於音調的理解並不深刻,關於技法的探討也是儘顯生疏,顯然是之前從未接觸過這方麵的東西,擺明了就是來附庸風雅的,擺明了就是來貪圖享受的。
但是對於意向,對於情緒,易玨的捕捉很到位,甚至很多時候的描述,簡直就像是在剖析她詩詩的心靈。
她想到了什麼,才彈了什麼,然後易玨聽到了以後,精準的描繪出了那個時候她之所想,她之所思。
隨著漸漸的深談,師師姑娘兩眼儘是知己之感,天下彈琴者多矣,而一知己難求矣,難道今天,她也有緣見到一回知己了嘛?
那種感覺很微妙,某年某月某時某刻,她曾見一水,泉水叮咚,如鳴環佩,池岸如犬牙差互,那是她的山水,也是她的浪漫,獨屬於她的。
但是某一日,忽然心血來潮腦海裡浮現了這一幕,剛剛好有人聽到了,剛剛好給你描繪了出來,一切都顯得那麼的恰當。
那一刻,她的情緒,他懂得。
詩詩姑娘不敢再說了,她承認,她有些害怕了,她害怕這是一種秘術,這隻是一場夢。
或者說,她害怕,易玨有一次猜錯。
到底是因為什麼,誰知道呢。
詩詩姑娘很自然的彈奏了第二曲,百鳥朝鳳。
這一曲很美,易玨聽得很是享受,詩詩姑娘也彈得很是投入,但是終有曲終人散的時候,這一曲終了,兩人隻是淺談了幾句。
主要是易玨感受到了詩詩琴音裡的那一抹惶急,她有些害怕,又有些期待。
在這種情緒之中,易玨迎來了第三首曲子,《如雲美人兮》
這首曲子,在薑國稱得上小眾,少有人聽,講的是一位名叫如雲的美人的故事。
隨著琴音漸起,似是有一嬰兒呱呱墜地,是個富貴人家的小姐。
草長鶯飛,日升月落,便是一十七載春秋,這位小姐終於還是長成了一位傾國傾城的大美人兒,隻是可惜的是,這位小姐不喜男子。…。。
小姐天生患病,一見男人便覺得煩厭欲嘔,隻覺濁臭不堪,但是一見了女子,特彆是嬌滴滴的大美人兒,那便是心舒體泰,心曠神怡。
這個琴曲便是講述了這麼一位美人兒的故事。
故事並不爛俗,因為是改編的,這位女子名為如雲,反抗父親,反抗家族,反抗親家,反抗朝廷,一步一步的成長,也結識了很多美女,最後是自己建立了國家,庇佑了所有的女性的故事。
這首曲子慷慨激昂,卻少有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