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玨知道一元重水,自然知道重水。
不過相比一元重水的赫赫威名,重水則是沒有那麼奇異,隻是同樣的難尋罷了。
一元重水,十二萬九千六百斤,乃是水重量之極致,一元重水符能以一元重水克敵,自然一元重水符陣之中有著重水毫不奇怪。
甚至沒有一元重水才是令人奇怪的事情。
易玨收起了這些重水,確實比較沉,大多有幾百斤,最沉的一滴已是有了數千斤的重量,但是到這樣也就結束了。
重水,是有極限的,極限便是一萬三千五百斤。
這樣的法術,已經是仙人的威力了,易玨尚且不曾掌握。
而所謂的法術,很多都是參考的一些真正的天地靈物,取其一二特征化作的法術。
易玨在這裡收獲的重水,並不是真實意義上的重水,而是在符陣之中存留的,可供移動的法術成果,稱呼其為重水也沒什麼關係,隻是離開符陣範圍便是會直接激發而已。
易玨隻是收攏了這些水滴,靈力查探了一下便是明曉,這一整座冰山其實所謂的,乃是為了構建一個巨大的重力回場,不斷的維持著這一道法術,然後開始利用周圍的濃鬱到極致的水屬性靈力來施展重水法術。
這就相當於隻是在重水法術的準備階段不斷蓄力卻又不激發,積累下來的重水便是在這兒不斷的儲存著。
這一道法術理論上不能夠被拿開,但是由於幾千年的穩定,導致整個一元重水符陣都變得十分穩固,這就導致著哪怕是挪開了這些重水,依舊沒有發生任何事情。
這一道法術還是在不斷的運轉著,甚至維持著一個動態的平衡。
易玨想了想,這裡極端的兩處,猶如太極圖上的兩條陰陽魚的眼睛,甚至在不斷的動態運轉中維持著一個平衡,那麼想要出去就隻有一條路,讓兩隻陰陽魚眼睛裡麵的東西見一見。
陰陽交泰,在那一瞬間的動蕩說不定就是易玨兩人的機會。
因此那便是收起著十幾滴重水,開始一步一步的朝著山下飛去,不過上山難下山也沒那麼容易,在這裡負重數萬斤往前走著,對於易玨而言,哪怕是各種法術加持,也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情。
如果說結丹修士有著擔山的威力,那麼對於築基而言,數萬斤的重物已經是法力的極限了,易玨拿著已經是很是吃力,也是采用的以法術製衡法術的原理。
好在這些重水本身的狀態比較穩定,如果是在易玨身邊直接爆開,這一擊的威力隻怕易玨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不過也沒誰會想到,有一天真的有人會把這個法術變成這個樣子,還是十幾個,還會有人扛著!
不過修士終究是各種手段多一些,易玨拿出飛行法器,然後開始貼符籙,輕身的,懸浮的,減重的,向上勾起的,不多時便是將其扔到了他的白雲載具之上。…。。
隻是這個時候的飛行對於易玨而言變得困難了一點,隻得多費點法力驅動踏雪了。
誰叫現在是易玨需要這些重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