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逍看著麵前筆直的樹,毫不猶豫的用刀在樹乾上劃出一道口子,接著拿出一個玻璃碗接在樹皮下。
受傷的樹木開始自動分泌出乳白色的液體,液體順著斜口緩緩往下流,不一會就聚集道路滴入玻璃碗中。
白色的液體沒有摻雜一絲雜物,純潔如牛奶。
林逍耐著性子在旁邊等了一會。估量著拚接底座夠了,就換下另外一隻碗,弄了根繩子綁在上麵,可以固定慢慢接。
自己則端著樹膠回到木屋。
拿出太乙神針,他用針頭蘸取了一些樹膠均勻的塗抹在花瓶破碎的邊緣麵,接著把兩片碎片拚湊在一起。
不知道是樹膠的作用還是太乙神針也發揮出效果,一碰上用力掰都掰不開了。
不僅如此,邊緣還像自動退縮了一般,粘上後壓根看不到膠水的痕跡,渾然天成的恢複一體。
這就是林逍想要的效果。
他像搭積木一樣,慢慢將這些花瓶碎片一片片拚起來。
一個完整的花瓶底座很快拚好,再將兩麵反複倒過來檢查,林逍還是覺得有點不滿意。
雖然已經拚接完整,但他總覺得邊緣處有些不自然。
除了本身的角度外,估計就是樹膠的問題了,。
林逍想了想,又打上來一盆靈泉水,用靈泉水將花瓶拚接的邊緣進行仔細的擦拭。
靈泉水慢慢滲進去,如同水泥灌注,填補一點點微小的縫隙。
一會過後,林逍再拿起來就沒有了剛才邊緣過度不自然的情況。
感覺這個方法不錯,林逍又繼續拚湊花瓶。
這項工作耗時比較久,足足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拚接好,又用靈泉水擦拭浸泡一遍。
拿著恢複如初的花瓶左看右看,他突發奇想,既然這個花瓶已經碎過,而且再也沒有了交易價值,那為什麼不進行改造,讓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一來足夠自己賞心悅目,二來經常換古董也能彰顯出實力。
林逍琢磨了一會,心裡就有了主意。
從旁邊的草叢裡采了幾種草,這些草大都顏色鮮豔,類似於玫紅色和深紅色之間,讓人一見難忘。
林逍把這些草全都放進了石鍋,接著就用木棍把它們搗成渣。
搗碎了之後,他燒水將雜質過濾出來,隻剩下帶有顏色的水。
顏色一出來林逍就知道沒問題了,隻要喜歡藝術的,估計都會喜歡這個顏色。
煮了一大鍋染料水,林逍將花瓶整個浸泡進去,在裡麵來來回回倒騰了三趟之後花瓶果然染上了顏色。
這花瓶本來是一尊唐代的粉彩花瓶,色彩鮮豔靚麗,給人一種蓬勃積極向上的感覺。
不過因為年代久遠,色牢度有點差,褪的挺多,大部分的花型都很暗淡。
經過林逍一染色,褪掉的顏色重新覆蓋上去,不僅加深了前麵退化的部分,而且還締造出了一種新中式的美感。
而且還有一個好處,不想要後染的顏色可以浸泡在靈泉水中泡了一兩天,就能完全褪去。恢複本色。
固完色,修複好的花瓶重新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