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趕忙跑到窩棚裡拿出張一直舍不得用的紙巾撕開揉成團塞到鼻孔裡,又勻給老王和趙鋒一些。
“行吧,大家都去了海邊正好咱可以放開手腳速戰速決。”身先士卒的老王說完便拿起手裡的長勺在熏人的糞坑裡攪和起來。
然後將攪和好的屎尿混合物舀到旁邊一個專門的大陶鍋裡。
他都這樣下手了,李俊趙鋒倆人也不好再乾看著於是走上前有樣學樣舀了起來。
等穢物裝滿後李俊小心翼翼端著陶鍋來到麥田旁邊的一片空地上將其倒下。
至於說為什麼選這個地方還是老王在認真考慮過後才決定的。
一則漚肥過程中需要大量泥土,當初翻地時這邊挖出來很多土正好派上用場。而且糞堆離著麥田較近後續施肥也方便些。
二則大糞的味道實在太衝可不得選個下風口嘛,否則這邊圍著火堆吃飯呢那邊一陣風裹挾著糞臭味傳來,誰還能吃的下去。
此時是冬末春初荒島所處的南半球多刮東南風,麥田在整個營地的北向也是下風口位置,因此選擇這裡再適合不過了。
一整個上午李俊跟趙鋒都在重複同樣的動作。
最開始乾時倆人還受不了屎尿味道時不時嘔吐兩口,隨著工作不斷深入漸漸適應了這種味道跟節奏,更主要是思想觀念上也產生了細微變化。
大家同樣都是同樣的人,我們惡心的受不了,為什麼人王利民為什麼就沒事兒?
其實根本不是他聞不出大糞臭味而是強忍著而已。
老王是乾過農活,過過苦日子的人。
想想在科技還不發達、經濟還不是很繁榮的年代,莊戶們買不起肥料當然也無從去買。
那時候糞肥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何其重要。
在五六十年代哪怕到了七八十年代農村路上還有很多拾糞人。他們用鐵鍁挑著個竹筐,撿拾牛羊牲畜遺落的糞便。
據說那時候城市裡的公廁糞便也是硬性資源,就連掏糞這個工作都要劃片承包。
對李俊跟趙鋒這樣沒經曆過苦日子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他們無法理解人們怎會為了這種惡心的東西大打出手。
當然對秦華、蘇敏這樣自小生活條件較好,以及山田新、凱西和崔善雄這樣的老外來說更是連想都不敢想。
等忙到中午頭幾人才將一整個深坑的大糞淘的差不多,麥田那邊的糞肥都也堆成了小山。
三人忙碌中雖然各種小心翼翼但仍沾惹了不少汙穢物渾身散發出難聞的臭味。
在海邊清洗了很久味道還是消散不去。
為不給其他人造成影響,王利民托陳婉婷端來肉湯在遠離灶台的海邊草草解決了這頓午餐。
飯後在老王建議下三人取消了中午休息,而是趁著大部分人還沒回來抓緊將糞肥攤開晾曬並準備好過幾天要用的的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