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莊舟的講述,李二眼中滿是讚賞之色。
他站起身來,大聲說道:
“莊舟所言,句句在理,字字珠璣。
朕決定,即刻將此政策納入朝廷政事,朕會親自負責推行改革之事!”
百官們聞言,紛紛驚訝不已。
他們沒想到,皇帝竟然會如此信任一個外人。
但看著皇帝堅定的眼神。
他們也知道,這必然就是皇帝心中早就認可的事情了。
“諸卿,有什麼想說的,儘管商議。”
這完全是一派和諧景象。
就像是開會一樣。
老總說完開會主題,便讓員工們隨意討論。
就在此時。
一名官員突然站了出來,向李二行禮道:
“陛下,臣有話說。”
李二循聲看去,目光微微一凜。
這是秦王府舊人。
“哦,是民部尚書唐儉啊?有什麼想說的,講出來。”
點了點頭,示意他發言。
唐儉看了看莊舟,然後說道:
“陛下,臣認為莊縣伯的五年計劃雖然宏大,但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
尤其是工業發展和交通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投入,我大唐目前恐怕難以承擔。”
此言一出。
朝堂之上頓時又是一片嘩然。
這話當然是在場很多官員都想說的。
他們擔憂的是,一旦國家投入大量的資源去推動莊舟的五年計劃,卻未能取得預期的成果。
那將會對國家的財政和民生造成巨大的衝擊。
儘管他們敬佩莊舟的遠見和才智,但現實的問題卻無法忽視。
李二聞言,眉頭微皺。
他自然明白唐儉的擔憂並非無的放矢。
扭頭看了一眼莊舟,李二又轉向唐儉,緩緩說道:
“你的擔憂朕理解,但朕相信莊縣伯的計劃是可行的。
你們也想想,攤丁入畝的益處。
至於資金和人力物力的問題,朕會想辦法解決。
朕希望大家都能夠支持這個計劃,共同為大唐的未來努力。”
說完,他看向百官們,目光堅定而有力。
不虧是馬上皇帝,堅定的氣勢不容置疑。
“陛下!”
跟著一位老態龍鐘的官員站了出來:
“臣也以為,朝廷想要推行攤丁入畝,乃是治亂之源,有違祖製,斷不可取!”
李二斜眯著眼看去,沒想到竟是禮部尚書李孝恭。
這就讓他有些意外了。
關鍵還搬出了有違祖製,實在是讓人氣憤。
李二看向了李孝恭,眉頭微皺:
“孝恭所言,朕也有所考慮。
但是,卻也不能因為古已有之就停滯不前。
改革雖難,但如果不改,大唐的未來又將如何?
你們在座好些人都是熟讀曆史,知道這國運的走勢。
根本沒有一味的守舊,否則大唐的發展將會停滯不前,甚至可能走向衰敗。”
說著,李二換了一張神情:
“朕知道,李孝恭說的話,就是你們好些人也想說的話。
但你們想過沒有,如今是大唐貞觀年,這是新朝。
曆年征戰,以至於老百姓現在還在餓肚子,所以一味守舊才是斷不可取。”
李二的話音剛落,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寂靜。
百官們被皇帝的話所震撼,他們從未見過皇帝如此堅決的態度。
他們當然知道,皇帝已經下定決心,要推動這場改革了。
見眾人不再說話。
李二目光在大殿裡掃了一眼看向旁側的魏征。
這家夥今天還一言不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