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算是把您老的見解,在異世他鄉發揚光大了。
“好,既然各位想聽,那在下就鬥膽一說了。”
莊舟點了點頭,而後繼續說道:
“這第一境界是‘立’,我用一句詞來說明。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儘天涯路。’
此句雖言離愁,然未露一‘愁’字,卻可見詞人心中之孤寂。
站得高,看得遠。
不是登高便能望遠,而是人的心靈境界要超然,不為世事所累。
如此方能高瞻遠矚。”
說到此處,莊舟特意頓了頓。
果然,隻見孔穎達已是聽得連連點頭。
其餘人,更是滿臉的欽佩。
顯然,對莊舟這一番見解極為認可。
“說得好!”
這時,孔穎達還跟著補了一句:
“這第一境界,確實在於一個‘立’字,立更在於目標的確立,對學問的向往。”
李二聞言,也跟著點頭說道:
“沒錯,這第一境界,便是立誌、是向往、是追求。”
莊舟頷首微微一笑,繼續道:
“至於這第二境界,便是‘守’,我也用一句詞來說明。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句便是說,人消瘦衣帶漸寬也不後悔,為了心中所求,情願一身憔悴。
這第二境界,便是對學問的執著追求,無悔付出。”
說到此處,莊舟再次停了下來。
這時,李承乾也忍不住感慨說道:
“莊少師,所以如你所說,這第二境界,便是一個‘守’字。
堅守自己的信念,哪怕為之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
“太子殿下說得極是。”
莊舟跟著繼續道:
“至於這第三境界,便是‘得’,便是方才那首詞中所寫: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句便是說,在經過千百次的搜尋、努力過後。
不經意間,卻發現自己所追尋的東西,其實就在眼前。
而要達到這一境界,必須要有專注的精神,反複追尋、研究,下足功夫。
自然而然便會豁然開朗,有所發現,有所成就。”
一番話落。
李二、李承乾、孔穎達等人已是聽得目瞪口呆。
如此對每一個境界,用一首詞句做深層次的解讀。
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
可仔細一想,卻又覺得極為難能可貴。
尤其是這三句詞都沒聽過,可水準極高。
每一句,明麵上看似在談情說愛?
可細細一度,分明便是在說學問。
難不成這是方才妙手偶得?
想到這裡,孔穎達便又忍不住問道:
“敢問莊少師,你方才所說三句詞出自何處?”
莊舟微微一笑,沉吟片刻後,才緩緩開口:
“這三句詞,其實並非出自我之手,而是我借用他人佳作。”
孔穎達等人聞言,皆是露出了驚訝之色。
他們原以為這三句詞乃是莊舟妙手偶得。
可誰知,莊舟竟不據為己有。
而是直接說出借用他人之作。
這倒有些古君子坦蕩蕩的味道。
“哦?莊少師倒是豁達,不知這三句詞是出自何人之手?”
李二更是好奇地問道。
“回陛下!”
莊舟答道:
“這三句詞,乃是分彆出自名叫晏殊、柳永、辛棄疾三位詞人之手。”
“?”
孔穎達等人皆是露出了疑惑之色,顯然對這三個名字完全就沒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