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徐振華他們走的快,到了鎮上,大集也已經是人山人海。
林彤從來沒有見過農村大集,這麼熱鬨的場景讓她訝異的同時也有些興奮。
林彤看的驚訝不已的同時又有些不解,“不是說咱們這裡很窮嗎?看這繁華程度也窮不到哪裡去啊?”
“鎮上生活還是可以的,窮也是下邊的村子裡。”徐振華倒是解答了她的這個疑問,“再說快過年了,農村家家都養些雞鴨之類的,過年了,多少賣點換了錢也過個好年。”
林彤聽了點點頭,她對這個年代的了解都是模糊的,中描寫不全是正確的,媽媽和姥姥的敘述也隻是大概。
她生怕這個年代不允許個人做生意,現在看來,農村大集,農民擺攤已經允許了,這對她來說,是一件好事。
其實,平時鎮上就是有擺攤的,也多是頭腦靈活的,這樣的人很少,畢竟不是誰都敢做吃螃蟹的那個人。
可現在臨近年關,附近十裡八村的農民都會把自家的產出拿出來賣,換了錢好置辦年貨。再困難的人家,也會想法子換些錢辦年貨,辛苦了一年,好好的過個年,也期盼著來年能有個好收成。
農村來賣的,無非是一隻雞,或是一些自家的糧食之類的,也有農村自己織的土布,林彤看了一會就沒有興趣了。
“徐振華,咱們先去買布吧。”
徐振華帶著二人去了鎮上唯一一家供銷社,供銷社裡人也很多,特彆是賣糖果和點心,還有白酒櫃台前,都圍滿了人。
“一會給小念也買點糖吃吧。”林彤扭著脖子看著熱鬨。
“不用,他們能買。”徐振華徑直帶她去了賣布料的櫃台。
裡麵足有十幾節櫃台都是賣布料的,不過顏色大多以黑、藍、灰為主。花布也有很多,主要是針對農村的,可林彤看了並不喜歡。
她現在穿的棉襖就是花布的,她想做件外置套在棉襖外麵,選來選去就挑了一塊灰色的布料。
供銷社可以裁剪,也可以在這裡做。
原主做個鞋,縫件衣服都不是難事,不過,裁剪就不行了。
林彤跟裁剪的老師傅溝通了半天,做了一款當時比較時興的小翻領的衣服,不過,她執意讓師傅給她在腰後側加了個腰帶,這樣能顯的身形瘦一些。
“這樣是好看一些。”老師傅誇她,“沒想到你還挺有眼光的,這種款式,城裡麵很興,咱們這做的還真不多。”很多人不好意思,覺得這樣收腰形有些不正經。
林彤嘿嘿笑,“我也是看有人這樣穿挺好看的。”她沒敢做太出格的款,可那種沒腰的大肥款她真心不喜歡,隻能稍微改動一下,其實款式有些類似列寧裝,沒想到就這樣也能讓人誇獎。
“林彤,你來做新衣服啊!”林彤正和老師傅說話呢,過來兩個和她差不多大的農村小媳婦,其中一個羨慕的問。
另一個沒跟她說話,卻看向站在一旁的男人,語氣有些酸溜溜的“哎呀振華哥,你什麼時候回來的?聽說你結婚了是嗎?誰嫁給你可真是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