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想來,確實如此,世間一切的紛爭與對立,不都是因為人性使然嗎?
不僅僅是人類如此,整個浩然亦如此。
小到尋常凡獸,因生而殺生。
大到漫天神佛,因欲而布局,一念之間,主宰一界生靈生滅。
可是天性如此。
便是成了仙,做了帝也終究擺脫不了這所謂的七情六欲,五毒八苦。
便是她,雖已不在五行中,卻仍在人性裡。
回想百年。
眼前這位少年可不隻是什麼脾氣好,心地善良。
人家隻是心境很高罷了。
側目偷看一眼,不知為何,她突然覺得,這少年的身影如大日般偉岸,自己竟是有些觸不可及的感覺。
許輕舟沒有說話。
姑娘的沉默是默認也好,是否定不屑也罷,那是姑娘的事情,不是他的事情。
他告訴姑娘。
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
隻是讓對方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罷了。
道理固然是用來講的。
可是聽與不聽,對與不對,不該由講道理的他來評判,而是該由聽的那個人去做決斷。
就如同替人解憂。
不是許輕舟想怎麼解就怎麼解,而是那人想要什麼,他便儘力去給彆人什麼。
二百多年了。
許輕舟已經活了二百多年了,他早已不再是當初天霜城的許輕舟。
你若取我之命,我必取你之命。
也不再是遊遍三山五嶽上江南的許輕舟。
我認為的對就是對,我認為的錯就是錯,對錯也好,善惡也罷,皆由我一人定義。
更不是初到黃州的許輕舟。
隨心而動,率性而為,喜者近,惡者離,偶爾還要嘚瑟一下,裝裝13,滿足自己的小心思,小情緒。
他曾與三娃講過,人生有三大境界。
他走在人世,自以頓悟其中。
正可謂,一朝悟道見真我,昔日枷鎖皆雲煙。
那聲先生也好,那句大師也罷。
可從不止是虛名。
現在的他,所站在的高度,絕非常人能比,看待世間萬物的方式,早已與眾不同。
用係統的標準衡量。
許輕舟之心境,已入無念之境。
無念,並不是不起念,而是不住念,故無所不念,大方無隅,大器勉成,大音希聲,道褒無名。
一念起,滄海桑田,一念落,人世滄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風輕雲淡,和光同塵。
好久好久,姑娘說話了,輕聲道:
“仙。”
“嗯?”
“我叫仙。”
“姓什麼?”
“仙。”
“名呢?”
“仙。”
許輕舟喉嚨滾了滾,“所以,你叫仙仙?”
“不,就叫仙。”
許輕舟點頭,微笑道:
“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