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先生,本就飽讀詩書,極其健談,說起話來,自是一套一套的,滔滔不絕。
三寸凡舌,可道天地,口若懸河,說儘輪回,世道滄桑。
寥寥數語一出,便已讓眾人,思緒深沉。
不禁於心中詢問自己。
先生說的對否。
此事又是如此否。
那一場爭端該存在否。
答案他們心知肚明,亦是清清楚楚。
他們是站在先生這一邊的,跟先生是同一立場。
他們自不會去管人妖的立場,也不會去追問人妖之間的對錯。
即便他們有他們的無可奈何,也有他們的難言之隱。
可那些。
總歸與他們無關。
站在先生的角度,站在自己的立場,他們無比確定,這天底下的紛爭,都不過是追名逐利,一場虛妄。
因此戰而死,至少於他們而言,確實毫無意義。
理解先生,認可先生,共情先生。
他們默不作聲,他們沉默以待,他們數問本心。
他們辨得清,分得清,也看得清。
現在,他們隻想知道,該如何做。
卻又恰恰此時,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做。
但是他們相信,先生一定知道。
見諸君陷入沉思,許輕舟收起了嘮叨,意味深長的繼續說教道:
「世人大多喚我忘憂先生,都言我可解人間千般憂,可消紅塵萬古愁。」
「提及我,想必都會道上一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積德行善,遵循本心。」
「你們隨我自下州而來,又到了上州,建下這座山門,我雖未曾讓諸君行善,可是諸位卻總歸受了我的影響,對這世間生靈充滿敬畏悲憫,對這片人間充滿善意寬容,行走天下時,亦未曾少行善事,這些我都知道,我很感激,也很欣慰,至少,這是好事.......」
少年先生,仰望天穹,其聲悠悠,不曾間斷。
他與諸君說:
「時常會有人問我,為何行善事,為何渡眾生,為何做了這吃力不討好的忘憂先生。」
「也有人問我,先生啊,你為何要當這爛好人,還有人說,好人他不長命。」
「我不知該如何回答,我說遵循本心,這說辭太大,我說不問前程,聽著又太假。」
「我問我自己,自己求的是什麽?」
「我替天下人如願,可我自己又有什麽願望呢?」
「答案我找了很久,浮世萬千事,歲月如流水,很慶幸,我找到了。」
少年目光下落,又入諸君身,抿唇一笑,道出八字來。
「我有一願,天下安瀾。」
十裡江南,山風細細,一池天光,雲卷雲舒。
沐浴清風中,聽聞先生所願,不知為何,肅然起敬。
八個字,其聲不大,卻是聲聲如雷,振聾發聵。
先生所願,天下安瀾。
這個願望很大,也很模糊,就像彆問你,你有何願望時,你說一句,我希望世界和平。
換來的大底是轟然大笑。
罵你是傻逼。
或者說你有病。
總歸不會有半句好話。
可是此時此刻,整座忘憂山,五千修士,卻是寂靜無聲,唯有認真寫了滿臉,唯有敬仰裝滿雙眸。
隻是因為,這句話是先生說的。
這句話。
 也隻有先生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