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艱難的辦社之路(1 / 2)

在經曆了首次賣菜的艱辛旅程之後,李曉陽和韓雙成深刻地感受到了其中所麵臨的諸多艱難險阻,需要克服的困難實在是不勝枚舉。於是,他們兩人將目前所遭遇的所有困難都一一進行了細致的梳理。

在完成梳理工作之後,李曉陽和韓雙成決定召集所有相關人員進行明確的分工。然而,鑒於巨石村村委會在工作上的拖延態度以及各種暗藏的小心思,再加上駐村工作組兩位同誌的消極不作為,李曉陽毅然決然地決定獨攬大權,采取強硬手段直接進行分工安排。

杜順義承擔起了征地的重任,準確來說,是代表村委會進行租地事宜。他要尋找交通便利的地塊進行租賃,租金按照每季度500元人民幣的標準進行補償,也就是一年共計1000元。在第一期,計劃先租地100畝。

杜愛國則負責對貧困戶進行仔細篩選,要從其中挑選出具備種植經驗、身體素質良好且體能較強的農民,讓他們參與到合作社的蔬菜種植中來。這些農民的工價暫定為每天50元,之後會根據勞動強度的變化而有所增減。

移動公司的劉小峰肩負著重要使命,他需要在縣城尋找一個合適的庫房,用於臨時儲存和周轉銷售巨石村種植的蔬菜產品。同時,他還要負責設計搭建蔬菜銷售係統,並負責巨石村和銷售店鋪的網絡及電腦設備的采購與維護工作。

韓忠良曾有過廚師經驗,且與許多飯店的廚師有過往來。因此,安排他負責市場的拓展,與縣城所有的餐飲店建立合作關係。他還要與劉小峰共同推廣蔬菜銷售係統,以便讓縣城的各類餐飲機構能夠在網上預訂蔬菜,這樣巨石村就可以根據預訂情況有計劃地進行采收。

韓保田負責蔬菜的采收、初加工、質量和標準化把控以及運輸等一係列工作。

農行的杜誌剛則負責各類資金的結算運作、賬務管理以及貸款扶持等相關事務的跑辦工作。

劉曉陽的任務頗為重要,他要負責新品種的引進,對整體運營結果進行把控,同時借助工商聯的人脈關係努力跑辦更多項目,還要負責製定和落實村內貧困戶精準脫貧幫扶政策。

韓雙成則負責其他機動性工作。

根據不同任務的特點,還設定了最後的完成時限,要求所有人按照倒排工期的方式限時完成。對於一些長期性工作,要求負責人每周彙報一次進展情況。

分工製定後,引發了不小的波瀾。尤其是杜誌剛和劉小峰,他們倆一直都散漫慣了,對於這些任務,他們滿心不情願,覺得這純粹是在無端耗費他們的時間。他們甚至認為這些事情與自己無關,根本不想去做。

然而,這次劉曉陽的態度異常堅決。他強硬地要求他們必須完成任務,如果做不到,就自己向組織部請假並找人替換他們。劉曉陽還強調這是唐書記的要求,警告他們如果膽敢掉鏈子,那就是在自掘墳墓。劉曉陽的這番話讓杜誌剛和劉小峰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儘管他們心裡依然不情願,但也不得不開始著手去做分配給他們的工作。

李曉陽這次突然向一眾乾部大發雷霆,讓村委乾部以及駐村工作組的那兩個一貫被認為是老好人的成員,深刻地認識到李曉陽並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拿捏的人,他也是有自己的原則和棱角的。如此一來,大家才意識到李曉陽並不好惹,這些人頓時都變得老實了許多。

李曉陽將一切安排妥當後,便駕車匆匆趕往了縣城。這一次,他要著力解決銷售中遇到的發票問題。要知道,他所在的單位可是工商聯,那工商聯究竟是什麼呢?縣工商聯的全稱是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西山縣分會。它是黨領導的以非公有製企業和非公有製經濟人士為主體的人民團體和商會組織,是黨和政府聯係非公有製經濟人士的橋梁紐帶,是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製經濟的助手。

這個組織裡的成員,都是各個縣裡的傑出民營企業家,或是表現出色的個體工商戶。而作為工商聯的管理人員,李曉陽對於相關問題自然是非常熟悉的。所以,他也無需去求助他人,直接就趕到了單位,找到了馮建秋。

他向馮建秋虛心請教關於單位食堂要求開發票的相關事宜。馮建秋畢竟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多年,而且一直處於辦公室這樣的崗位,對於其中的運作流程也是了如指掌。

馮建秋對李曉陽說道:“發票其實挺好開的,我們有幾種方式可以選擇。第一種是個人開具發票,個人拿身份證到稅務局大廳就可以直接開具,但有一定的限額要求,在我們縣每年每個身份證開具的金額不能超過十萬,剛才說的是自然人開具,,這裡麵又分為個體經營戶、企業公司或合作社這三種類型。

個體工商戶承擔的是無限連帶責任,也就是說,如果在經營過程中出現問題,政府追責的話是無限連帶的,會一直追到你把家庭資產全部掏空,直到你沒有履行能力為止。

第二種是公司,分為無限責任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但現在無限責任公司比較少見了,大多是有限責任公司,它一般會有一個注冊資金的限製,所謂注冊資金,就是你承擔責任的能力。比如注冊了一家公司,注冊資金是一百萬元,那如果在經營中遇到問題需要賠償,那你的最大賠償限額就是這一百萬元,所以相對來說風險會小一些,但要求也比較高,需要各種財務報表、稅務報表,還有管理架構,要有監事、會計、法人等等相關的東西。

有限責任公司又分股份有限公司和法人獨資有限公司,其實就是一個人乾還是多個人乾,這很容易區分。”

李曉陽問:“企業注冊資金的額度看來是越小越好了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