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選擇地塊(2 / 2)

沿黑龍河一路向東,距離縣城約十公裡之處,便是我們的鳳凰山。而我們目前所處的位置,正是鳳凰山經濟開發區。該經濟開發區總麵積達200平方公裡。

圖中所示的這些道路為開發區已修建完成的道路,標有虛線的則是即將或已開工建設但尚未完成驗收的園區道路。

所有插有小紅旗的地塊下方均標注了企業名稱,字體雖稍小,但大家可走近查看。未標注的淺綠色地塊,為待售地塊。

通過這張地圖,大家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目前開發區剩餘地塊數量有限。此外,這部分深綠色地塊為尚未開發完成的生地,即從百姓手中收儲而來,但尚未實現三通一平。

現階段,這些地塊不在出售範圍之內,可供選擇的僅有這些淺綠色地塊。”

蔡劍波、於振堂和王美麗三人聚精會神地看著地圖,還不時輕聲交流著。

蔡劍波詢問於振堂道:“於總啊,您負責生產,依您之見,什麼樣的地塊比較適合我們呢?”

於振堂回應道:“我們生產有幾個關鍵要素,其一為勞動力,其二是原材料,其三則是能耗。考慮到這些因素,首先,肯定要交通便利,便於員工上下班。否則,我們就需要建造更多的宿舍和更大的食堂,當然,這些設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在原材料運輸方麵,我們的量很大,不管是原材料的運進還是成品的運出,都需要便捷的交通。第三點,就是能耗問題。我們現在加工生產使用的是電力,而且用電量不小,這就要求我們最好接近變電站或者變壓器。”

王坤聽了於振堂的話,說道:“於總,您考慮得非常有道理。不過,我們開發區已經協調電力局,在開發區設有專門的變電所。如果企業有需要,我們可以直接為企業安裝變壓器。所以,至於電源這一塊,不用過多考慮。”

於振堂聽了王坤的話,點點頭說道:“哦,原來如此。那麼我們現在就考慮兩個點就行了,其實也就是一個點,即交通便利。”

蔡劍波又問王美麗道:“王經理,你將負責咱們整個冀省的銷售市場,這裡當然是其中一個生產基地,而且是咱們冀省的第一個基地。這裡將會培訓大量的勞動技術人員,包括生產員工、安裝員工和銷售代表。我覺得我們的培訓基地也將建在我們的生產中心。這樣的話,我們所需要的土地麵積可能要略有增加。”

王美麗點點頭,說道:“沒錯兒。我們初步計劃招聘市場營銷人員300人,安裝施工人員300人,車間加工人員300人。這就需要我們有麵積較大的培訓會議室。當然,這些招聘員工不可能一次招聘到位,培訓也不會是一次性的,我們可以分批次、多輪次進行培訓,這樣可以減少我們的會議室麵積。”

蔡劍波說:“那麼你認為我們的會議室多大麵積比較好?”

王美麗說:“如果考慮到公司開大會和其他一些事宜的話,我感覺會議室也就是我們的培訓室麵積應該在200平米以上。200平米的話,我們一次性可以培訓100人左右,基本能夠滿足我們的培訓需求。另外,公司如果要召開一些大型會議,可以將會議桌撤掉直接放置椅子,這樣的話,200平米的地方,我想將近能夠容納300人。如果實在不夠的話,那我們隻能開露天性質的會議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