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泉村那風景秀麗的南山上,一台體型龐大的挖掘機正緩緩地向前推進,開墾著道路。這台挖掘機的機臂上清晰地標注著“1430R”這樣的字母標記。隻見那巨大的鏟鬥,猶如一隻強有力的巨手,猛地在山坡上挖下去,然後鏟起半鏟鬥的泥土,再快速地向外挪動一些距離,將泥土放下去,接著用鏟鬥用力地砸上兩下,使其基本變得夯實。就這樣,一小段能夠讓鏟車通行的道路就算是修好了。
然而,這裡的山上植被十分茂密,灌木叢生,並非所有地方都是純粹的泥土。因此,挖掘機在向前推進的過程中,需要先將表層的草皮鏟除,仔細探查地麵的虛實情況,然後才能夠深深地向下挖掘泥土。也正是因為這裡樹木茂盛,所以這裡的土層相對來說較為厚實,這也使得挖掘機的工作進展較為順利。基本上每挖兩三鬥泥土,就可以讓挖掘機前進一兩米。
在不斷前進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樹木阻礙著挖掘機的前行。而那挖掘機的司機,看起來經驗十分豐富,像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手,對於這種情況可謂是了如指掌。隻見他熟練地操控著鏟鬥,在樹根的旁邊輕輕一挖,然後巧妙地用鏟鬥頂住樹乾,輕輕一推,再將樹乾緩緩地一拉,那棵樹就這樣被輕鬆地勾倒了。接著,他又用鏟鬥勾出樹木的根部,向外側一推,整棵樹就被推到了新修的道路外沿。
原本是村民領著挖掘機在前方開路,但挖掘機師傅走了一會兒後就突然叫停了。雖然挖掘機師傅所選擇的路線是最近的,但其中有些地方過於陡峭,這是挖掘機根本無法前行的。要知道,挖掘機的最大爬坡度數也不過50度,像這樣極其陡峭的坡路,它是無法快速行駛的,也是無法攀爬上去的。當然,在特殊情況下可能會例外,比如說它可以通過連續使用挖掘臂進行連鉤帶推的方式爬上去,但這並不是正常的行駛狀況。所以呢,他就與領路的向導一起商量,挖掘機必須修出一條坡度不大於40度角的道路出來,這樣後續的挖掘機才能更加快速地通過。
於是乎,向導不得不改變自己的行進路線。然而,有些行進路線因為灌木較多,人是根本無法通過的。最終,經過向導與挖掘機司機的溝通,他們決定修建回旋路,也就是由多個“之”字組成的山路。隻不過,由於挖掘機的爬坡角度可以達到40度角,所以所修的“之”字也就不至於那麼大、那麼密。
然而,在挖掘機不斷前進的道路上,除了會遭遇一些樹木和灌木的阻礙之外,還會遇到岩石的阻攔。
對於一些零碎的小塊岩石,挖掘機絲毫不感到畏懼,它輕鬆地用鏟鬥一勾,就將這些岩石勾了下來,然後用鏟鬥將它們鏟起來,放到道路的外沿。然而,對於那些在山上較為頑固的碎石,挖掘機則會采用反鬥敲擊的方式,先將這些石塊敲鬆,再將它們勾下來,放置到道路的外沿,隨後再挖一些基土墊在碎石上麵,這樣道路就被鋪平了。
隨著挖掘機逐漸往山頂攀爬,所遇到的覆蓋表皮的表層土越來越少,石塊也變得越來越大。然而,對於一些更大一些的石塊,挖掘機就顯得無能為力了。往往一鬥挖過去,隻聽到火星四濺的聲音,而那塊大石頭卻依然紋絲不動,或者頂多隻能挖出一部分碎石屑來。即便挖掘機那矮小的煙筒突突地冒著黑煙,也無法撼動這樣的巨石。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隻好無奈地選擇修建上坡路,甚至是平路或者下坡路,以此來繞過這些巨石。
而在另外一邊,在長生溝那裡的那台挖掘機同樣是型號為1430R的,與龍泉村的那台挖掘機相比,這台挖掘機的處境可要幸運得多了。
當他們將車開進長生溝之後,那輛拖運挖掘機的平板拖車直接將車開到了長生溝中段的農田裡。挖掘機從車上攀爬下來之後,就立即著手將外麵已經無法再通行車輛的小土路進行拓寬。與在山上重新修路相比,這樣的方式自然要快上許多。
很快,這台挖掘機就順利行進到了長生溝的溝長位置。此時,已經沒有了莊稼地,自然也就沒有了機耕道。不過,這裡畢竟是山溝,與山梁情況有所不同,這裡並沒有那麼多的石頭。因此,挖掘機的行進速度非常快。它同樣選擇了呈“之”字形的盤山公路,通過這種回旋挖掘的方式進行施工。沿途那些阻擋他們的各種灌木,都被它那巨大的鏟鬥一下子挖了起來,然後再拋到道路的外沿,成為了道路的基礎。就這樣,大概過了兩個多小時,長生溝這裡的道路率先抵達了防火隔離帶的施工現場,也就是68號小分隊所在的位置。
68號小分隊的隊長李國增看到有挖掘機上來了,心中滿是喜悅。在他們這裡,存在著許多巨大的樹木,這些樹木長在那裡,大大拖延了施工的進程。畢竟這裡處於山溝,而且土質相對較厚,所以樹木生長得非常高大。
當挖掘機抵達68號小分隊所在的隔離帶後,便停機休息了。與此同時,挖掘機向指揮部發出了信號,告知指揮部這裡的道路已經可以通行了。並且還說明了長生溝的道路比較狹窄,隻能允許一輛汽車單向通行。也就是說,這些挖掘機要麼就在長生溝的溝口下車,然後單獨開上來;要麼就用平板拖車拖到長生溝的中央再卸車,等到拖車返回到溝口後,才能有第二輛拖車來拖運挖掘機。
指揮部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十分高興,即刻安排他們分的兩個大隊,其中的七個小隊中的四個小隊奔赴到了長生溝的溝口。那些司機表示,如果這樣一輛一輛地上山,速度實在太慢了,不如直接就在長生溝溝口卸車,然後統一一起上山。唯一的缺點就是可能會將長生溝村的這一段村路壓壞。
這個信息再次反饋到了撲滅火指揮部,唐璐秋聽到這種情況後,說道:“道路壞了,我們可以再修,現在屬於緊急狀態,不要考慮這麼多細節了。讓所有的挖掘機全部下車,直接開著挖掘機上山,這樣效率更高,而且還能儘快抵達各個防火小隊的位置。今天,天明不過夜,一定要將整個隔離帶全部挖通。”
在得到最終指令的挖掘機,紛紛從自己的平板拖車上爬下來,沿著長生溝的道路向山上開去。遠遠望去,一台台挖掘機的燈光就像串成串的珍珠一般,緩緩地向山上行駛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