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踏勘現場(1 / 2)

上墳歸來的眾人,懷著沉重的心情,陸陸續續地回到了杜小平的家中。

每個人都神情肅穆,依次恭恭敬敬地走到靈堂前,在杜喜花那高懸的黑白遺像前,深深地鞠上一躬,以表達對逝者的敬重與追思。

從靈堂出來後,鄉親們緊繃的神情才稍稍放鬆,這才敢將頭上的孝帽輕輕摘掉,仿佛那孝帽承載著的沉重哀思也隨之卸下了一些。

而回到家中的杜小平以及他的一雙兒女杜佳晨、杜佳怡,片刻未歇,便又開始忙碌起來,著手準備著一些必要的東西。

一陣緊張而有序的忙活後,杜小平挑起了那副有些年頭的擔子,擔子兩頭穩穩地掛著兩個水桶,裡麵滿滿當當地裝著各類精心準備的吃食。

隨後,他帶著一子一女,三人排成一列,如同之前出殯時那般莊重,再次沿著出殯的路線折返向墳地。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要去給逝去的親人“送飯”,這古老而質樸的習俗,在這片土地上延續著生者對逝者的牽掛與懷念。

此時,家中的韓雙成也沒有閒著,他開始指揮著一群年輕人收拾這亂糟糟的殘局。那些租借來的簡易餐桌被一一整理好,小心翼翼地裝車,準備送還回去。屋裡屋外,該打掃的地方都認真清掃著,垃圾和雜物被迅速清理乾淨,整個家在眾人的努力下逐漸恢複往日的模樣。

就在韓雙成忙得不可開交、汗流浹背之時,他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韓雙成匆忙停下手中的活計,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掏出手機一看,來電顯示正是水利局的規劃科科長侯玉良。韓雙成接到電話的瞬間,先是微微一愣,腦海中迅速思索一番,這才意識到大概是村子裡要建攔河壩的事情有了新進展,想必是規劃科的工作人員要來了解具體情況了。

然而,電話那頭侯玉良的聲音卻讓他有些意外。侯玉良說道:“韓支書啊,我們現場踏勘的隊伍已經到你們巨石村了,你們現在有時間嗎?能不能帶著我們在村子裡轉一轉,熟悉一下情況。”

韓雙成環顧著這一片還未徹底收拾好的狼藉現場,滿臉無奈地對李曉陽說道:“曉陽書記,實在不好意思,麻煩你去接待一下水利局的同誌們吧。你看我這手頭的事太多,實在是抽不開身呐!”

李曉陽聽到是為攔河壩的事前來探看現場,他自然是知曉此事的重要性,而且他與侯玉良也相識,便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下來。

緊接著,李曉陽帶著駐村工作隊的許澤坤,快步朝著村口的方向走去,準備迎接水利局的工作人員。

村口的風輕輕拂過,帶著些許塵土的氣息。李曉陽和許澤坤站在那裡,目光望向遠方。不多時,兩輛皮卡車緩緩駛入他們的視野,車後揚起的塵土像是一條若有若無的尾巴。

那皮卡車上的司機眼神敏銳,似乎也在遠處就留意到了村口的兩人,於是穩穩地將車停在了離他們不遠處,車輪卷起的塵土在空中彌漫了一陣,才漸漸落定。

李曉陽眯著眼,仔細瞧著那兩輛皮卡車上模糊的字跡,隱隱約約能辨認出“水利執法”的字樣,心中便篤定這必定是來自水利局的現場踏勘隊,當下便整了整衣衫,快步迎了上去。

隨著“吱呀”一聲,第一輛皮卡的車門率先打開,四個人依次從車上下來。走在前麵的兩人,李曉陽瞧著麵生,並不認識。但後麵跟著的兩人,他卻一眼就認了出來,正是水利局規劃科科長侯玉良和工程建設管理科科長馮擁軍。

李曉陽滿臉笑意,迅速伸出雙手,熱情地與他們一一握手。侯玉良握著李曉陽的手,同時側身介紹道:“曉陽書記,這位是我們水利局的水利工程師閆誌斌,閆工,那可是我們局裡的專家啊!”李曉陽趕忙將目光投向這位閆工,隻見他身材高挑,鼻梁上架著一副厚厚的高度近視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透著一股專注與睿智。李曉陽連忙雙手握住閆工的手,誠懇地說道:“閆工,久仰久仰,以後還得多仰仗您的專業指導啊!”

侯玉良接著說道:“閆工可不簡單,他是我們水利局的黨組成員,還是高級工程師呢。這30年來,為了水利事業,幾乎跑遍了咱們西山縣的每一寸土地,對這裡的山水情況了如指掌。這次勘察隊的工作,就由閆工負責。他會依據你們巨石村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條件,對攔河壩的類型和大致規模進行初步確定,仔細測算壩體的高度、長度以及庫容等關鍵參數,並且結合巨石村的水流水量等水文數據,精心設計壩體的泄洪設施和輸水係統,這可關係到整個工程的科學性和安全性啊!”

介紹完閆誌斌,侯玉良又指向旁邊一位頭發花白、麵容黝黑的老先生,說道:“這位是我們水利局的地質工程師石建芳,石工,也是經驗豐富的老專家了。”

李曉陽再次快步向前,緊緊握住石工的手,說道:“石工,歡迎您來我們巨石村指導工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