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發見自己賭買的300多斤重的黃龍玉原石,在這兩個截麵上呈灰色和淡黃色,同樣不死心,他氣急敗壞的叫管理人員把這塊破開的石頭再切一刀。
油鋸將占有大石頭五分之四的這一塊,又一分為二,暴露出的兩個截麵上,還是灰色和淡黃顏色,沒有一點黃龍玉的色彩。
曾有發爬在石頭上大哭起來。他多年奔波玉石江湖積攢的1800元付之東流,他栽倒在這塊黃龍玉原石上。
段平國雖然大賺一筆,但這錢賺的不地道,是損人利己取得的黑心錢,他心裡同樣不是滋味,站在那裡發呆。
段平國再一次望向溫丹,溫丹冷眼旁觀著眼前的一幕,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這位年輕道士的讖言再次變為現實。
這五塊玉石原石隱藏在裡麵的東西,一一被溫丹言中,他之前的判斷,不是胡說八道。
段平國在玉石行道裡混跡二十多年,鑒賞玉石無數。無論是哪一種玉石,隻要段平國看一眼,就能看出個八九不離十。
而這位年輕道士今天算是第一次接觸玉石,竟每每一語中的,他還真神了。
段平國甄彆玉石,憑的是經驗,有時輔助於放大鏡,小木錘,手電筒等簡單工具,他的鑒彆能力是在多年的觀察,比較,琢磨中形成的。他對大多數玉石的甄彆,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一般不會有大的失誤,但在今天卻翻船了。
不,三年前,段平國賣給玉石玉器經銷商郝偉利的一大塊南紅原石,聽說也觸了黴頭,不僅質地差,紅色嚴重不足,而且切開後,原有的南紅石質慢慢消退,幾成廢石。
從那以後,段平國買賣大塊玉石原石,非常謹慎,沒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他一般不出手。
但這次這三塊大石頭的品相實在太好,段平國還是忍不住收購了,卻出了問題。
段平國在思謀,這位年輕道士是憑什麼手段甄彆出玉石的,他手裡沒有任何工具,難道單憑肉眼就能看出來,他可沒有一點經驗,竟然說得蠻準。
段平國,曾有發,普三才等人願賭服輸,垂頭喪氣的離去,連高價買下的大小石頭都不要了,這些石頭不是玉石,遍地皆是,一文不值。拿到家裡去,除了砌牆,都沒地方放。
這些切開的石頭,如果買主不要,市場管理人員就會像垃圾一樣收拾起來,堆放在這片開放的市場一角,那個山腳下已經堆放了一大堆這樣的廢石頭,像小山一樣高。
四名市場管理人員拉來兩輛架子車,要把這些切開的廢石頭拉到山腳下去。
溫丹走過去說,這些石頭他要了。
市場管理人員不願費這個力氣拉運廢石頭,見有人收拾這些石頭垃圾,樂於施人。
溫丹暗運真氣於兩臂,將這些石頭抬到農貿市場邊緣的一棵樹下,坐在石頭上思謀著什麼。
段平國見年輕道士單手能抱著一二百斤的石頭奔走如飛,臉不紅,氣不喘,知其力量非凡。
段平國聯想到溫丹在山上甄彆這五塊玉石原石的情景,視為異人。
段平國不明白,溫丹要這些廢石頭做什麼,這幾塊石頭雖然無用,也是自己拿錢從玉石采石場買下的,他還靠這幾塊廢石頭賺了一大筆黑心錢。
段平國到現在還沉浸在甄彆玉石不準所帶來的錯愕中,他心中存有疑惑,他這個玉石土專家要向外行道士請教,溫丹是通過什麼手段,準確甄彆出這三塊石頭非玉石的。
段平國正要向溫丹走過去,隻聽他左邊傳來人們的驚叫聲,圍觀的人都跟著起哄。
坐在那邊樹下溫丹聽見人們的怪叫聲,也向左邊人群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