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玉石變故有蹊蹺(1 / 2)

當溫丹看到郝偉利的和田玉原石成為普通岩石,又聽到近年來玉石市場上賭買大塊玉石原石時,買方屢屢出現失手時,他內心受到了震撼。

如果之前這個市場上發生的大塊玉石原石甄彆失誤,讓賭買者丟人輸錢的情況,他認為隻是個案的話,那今天接連發生的這五塊玉石原石和超大原玉石的變故,就不是偶然的了,它涉及到三處玉石攤子的五個買家,這五個買家都損失慘重,特彆是段仁謙和郝偉利的損失巨大,這是大傷元氣的虧本,這兩位保山一帶最大的玉石玉器經銷商,也許從此一蹶不振。

溫丹在思索著。

經銷玉石是大本錢買賣,無論盈虧一次,都是一大筆錢,這些保山玉石市場的弄潮兒都深諳此道,他們做每一塊玉石買賣,都十分謹慎,仔細甄彆,精於算計,生怕出現失誤。所以,他們從收購玉石原石的源頭起,就把買賣做的很保險,那就是決不能收購到劣質玉石,賭買到手裡的玉石原石必須是好貨,最起碼是能用成和能加工賣出去的玉石,這是做一切玉石生意的源泉和根本。

一旦在收購玉石原石的源頭上出錯,這玉石生意就無法做。

正因為這樣,所有做玉石生意的人,在收購玉石原石上,把關非常嚴格,他們一定要收購到好玉石。

但偏偏就是這些保山玉石界的專家們,收購到許多廢石頭,且均為大石頭,這是他們不願看到的,難道他們的眼光都出現了問題?

溫丹覺著不可思議,他對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了懷疑。不是這些做玉石生意的人一開始就收購到廢石頭,事情可能真如他們所說,收購玉石原石時,他們是淘到真正的好玉石,隻是把收購到的原玉石,從鬆山那處懸崖峭壁大玉石才發生了變故,從玉石變成廢石,從寶石變為渣滓。

而那些小塊玉石倒沒有發生一點變故,是真正的原玉石。

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溫丹從以往煉丹經驗中知道,所有礦石或玉石發生變故,都要在高溫加熱,冷水浸泡,再輔之以其他金屬或物質,混合催化,在這樣的外力作用下,礦石或玉石才能發生一係列物理化學變化,變掉石頭的本質,成為另一種石頭或另一種物質。

就是這種在外力作用下的變化,礦石或玉石的變故也是緩慢的,有時得高溫加熱好長時間。有的石頭要經過數天、數月的緩慢變化,才能變成煉丹者想要的東西。有時還不一定弄成。

就溫丹所知,段平國,段仁謙,雷凱等人買賣的玉石,大都是從鬆山采石場拉運下來的,拉運時間也就是半天。個彆特大原玉石,用一天時間,也就拉運到臘猛玉石市場。

如果加上這塊原玉石被采挖出來後,在采石場停放等待買賣的時間,大概也就二三天。

在如此短的時間裡,不經過外力作用,讓這麼大的一塊原玉石變化為廢石頭,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古時候有點石成金的故事,但從未聽說過原寶石變成廢石的事。

溫丹找不到答案。

但問題在這裡放著,這是困擾所有玉石經銷商的一個大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這裡的玉石生意就無法做。

溫丹需要從這些玉石生意人嘴裡了解每一塊玉石發生變故的原委,他們或許知道,或者能感受到這些大塊原玉石發生的某些變化。隻要找到玉石發生變故的原因,就能有針對性的解決這一問題。

溫丹詢問郝偉利,他賭買的這兩塊廢石頭還要不要?

郝偉利說這種廢石有何用,拉回家沒地方放,就讓市場管理人員當做垃圾堆放算了。

溫丹說既然如此,這兩塊特大廢石頭,他就幫助郝偉利處理掉算了。

這時,圍觀的人早已散去,雷凱的攤子跟前隻有郝偉利,段平國和溫丹三人。

溫丹走到這兩塊鋸開的廢石頭前,抽出背上白虹劍,將真氣貫於劍身,右手揚起寶劍,對著半塊石頭淩空揮下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