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仁謙的講述,進一步證實了溫丹的推斷,這就是,正在發生變故的玉石,無論是沒有切開的原石,還是切割開的大塊玉石,甚或已經加工製作成大件玉器,石質的變化一直在進行,從沒有停止。
玉石形狀的改變,並不能阻止這種變化,直到玉石石質徹底改變為止。
段仁謙和郝偉利在謙讓之時,溫丹用段仁謙講述的事實,進一步思考這個問題。段仁謙低價賣給郝偉利的兩塊獨龍玉石頭,也許在從鬆山玉石采石場挖出來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變故。
段仁謙目光銳利,他一眼就看出這塊碩大的獨龍玉原石是優質玉,但他沒有考慮到這塊大玉石已經開始發生變故。
當段仁謙歡天喜地的打開這塊大石頭時,這塊難得的獨龍玉原石並沒有他甄彆出的極品石質,這僅僅是一大塊中上等獨龍玉。
這不是段仁謙出現了甄彆失誤,而是獨龍玉原石悄然發生石質變化的緣故。
從村民們挖出這塊獨龍玉,到段仁謙聞訊趕過來收購這塊大石頭,中間經過了一晝夜時間。在這個時間段裡,這塊尚未打開的獨龍玉原石內部正在發生著石質變化,將一些獨龍玉石質粒子變為岩石粒子。
當段仁謙打開這塊石頭時,才看到了玉石裡麵的東西沒有他想象的好。
段仁謙將這兩塊鋸開的獨龍玉原石用馬車拉運到臘猛玉石市場,用時3小時。在這3個小時裡,切割開的兩塊獨龍玉原石始終在發生著變化。
等兩塊玉石拉到市場攤位時,又有一些獨龍玉石質粒子演變為普通石頭粒子。雖然這種演變比較緩慢,但細心的段仁謙還是用肉眼觀察到玉石截麵的細微變化,這令他大吃一驚,卻有無法理解。
段仁謙可能是發現玉石原石會發生變故的第一人,但他沒有從深層次考慮這個問題,僅僅停留在玉石買賣的層麵上,就是儘快出手發生變故的玉石原石。
段仁謙的想法與溫丹當初的感受一樣,就是玉石原石一旦加工製作成玉器,玉石石質的變化就會停止。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郝偉利加工製作的5件黃龍玉和4件獨龍玉玉器,全部變為普通石器,就是例證。
段仁謙和郝偉利的講述也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一塊完整的大玉石原石,在沒有打開以前,在看不見的或不可預見的外力作用下,這塊原玉石發生了變故。因為這種變化是針對原石裡麵的玉,玉石買賣人都看不見。
在玉石原石裡麵的封閉環境裡,玉石石質的變化是劇烈的,物理化學反應是較快的,變化程度是較大的。
從鬆山玉石采石場挖出原玉石,等待原玉石被人買走,到原玉石被運往臘猛玉石市場,在這二三天的時間裡,一些質地鬆軟,透度高,光鮮亮麗的玉石,會完全變故為岩石。
一些石質堅硬,密度大,紋理單一的玉石,演變相對緩慢,玉石會變為半玉半石的原石。
還有一些像獨龍玉、淺色翡翠等質地堅硬,耐熱性強的高硬度玉石,變化極為緩慢,會從優質的上等玉石,演變為一般玉石,或中下等玉石。
所有正在發生變化的大塊玉石原石被打開後,內部石質變化環境遭到破壞,玉石的變化隨之慢下來,但這種從玉變石的演變並沒有停止,肉眼觀察不到。
玉器加工經銷商在購買到這種正在發生緩慢變化的大塊玉石後,很難覺察到玉石的這種悄然變化,加之雕琢製做玉石作坊裡粉塵飛舞,光線昏暗,匠人們對這種細微的變化注意不到,被忽略過去。
待到這些大件玉器製作完畢,玉器上架後,即被長時間閒置在櫃台裡,玉器主人或許要等到有客人谘詢這些大件玉器價格時,才會重新麵對這些玉器。
俗話說,士彆三日當刮目相待。這放置在櫃台裡的大件玉器,主人隔一段時間再看,就會看出來玉器質地的變化,看出來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