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玄和溫丹聽到這裡,為鱷龜的這種戰法暗暗叫絕。
鱷龜是在以己之長,克敵之短,采取的是以靜製動,以柔克剛的戰法,這與道家的太極理論倒頗為相似,鱷龜最終是否柔弱勝剛強呢?
隻聽鱷龜繼續說著。
短鼻象群家族的這頭公象與鱷龜搏鬥著,母象帶著四頭小象在一旁觀戰。
母象和小象不會上前助戰的,這是一個家族象群的規則,一般都由領頭的公象作戰,守護家族成員安全。
鱷龜清楚象群的作戰規則,它放心的與這頭公象搏鬥,隻要拿下這頭公象,所有象群成員就會俯首聽命。
鱷龜與這頭公象又在岸上纏鬥兩個多小時,大象的右後腿傷口越來越大,鱷龜強有力的咬合力,將大象右後腿的小腿部位咬得傷痕累累,受傷處流出血來。
這種狀況,更加刺激著鱷龜的撕咬。
鱷龜撕咬獵物,具有鱷魚和海龜的雙重習性。
鱷魚和烏龜都是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他們在物競天擇中能存活到現在,自有其厲害之處。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在長期演化過程中,對各種毒物、毒素產生了抗毒性,一般的有毒食物,很難使它們中毒。
不僅如此,鱷魚和烏龜自身也會產生些許毒液,分布在牙齒和唾液裡。它們一旦咬傷獵物,這些許毒液會通過它們粘稠的唾液,附著在獵物傷口處,又隨著獵物血液內循環,進入其全身。
鱷魚或烏龜的這種微毒液,雖不至於使獵物斃命,卻會讓獵物受傷部位中毒麻木,致獵物渾身乏力,產生眩暈症狀。
鱷龜和大象從湖水裡打鬥到岸上,又在湖岸上纏鬥約三個時辰,大象的鼻子和右後腿兩處受傷,這種微中毒持續多時,大象在鼻子麻木後,右後腿也逐漸麻木,使不上力,踩踏龜殼的力度有所減弱。
感知力極強的鱷龜已經感受到,大象這條右後腿力道的變化。
在大象依舊掙紮著轉動身子,欲擺脫鱷龜的撕咬威脅時,鱷龜四條腳蹼猛地一挺,突然撐起身子,將大象右後身抬起,大象全身重量隨即壓在另外三條腿上。
就在大象身子傾斜的時候,鱷龜又突然收縮身子,四隻腳蹼同時向後用力,它龐大的龜殼已從大象的右後腳移出來,整個鱷龜挪到大象身後。
鱷龜的身子雖然從大象腳下移出,鱷嘴依然牢牢咬住大象右後腿。
鱷龜的脖頸要比一般的烏龜脖子長很多,又十分柔軟,扭動自如。
鱷龜從大象腿腳
鱷龜脫出身子,開始向後拽著大象。
大象的右後腿還是被鱷龜控製住,這條腿依舊抬不起來,邁不動步子。
大象的活動,也就是繞著鱷龜忽左忽右轉圈子,鱷龜依然處於圓心部位。
但龜象現在這種處境下的轉圈子,又與之前的行動不同。
此時的鱷龜,可以在大象身後左右活動,並且不停地向後拉扯著大象的右後腿,大象時不時被鱷龜拉扯的身子不穩,向後退卻。
鱷龜的體重雖隻有大象的一半,但鱷龜的咬合力強,撕咬和拉扯的力量很大。
此時的大象已經精疲力竭,受傷的右後腿更是使不上勁,鱷龜的彎鉤牙慢慢紮進小腿骨裡,在微毒素作用下,大象痛疼難忍,不停顫抖。
大象整個身子重力失去平衡,全身重量都壓在另外3條腿上。
鱷龜一麵隨著大象轉動身子,一麵向後拽著大象右後腿。
在鱷龜無數次的拉扯下,大象的3條好腿再也支撐不住它龐大的身子,向後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