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管怎麼說,葉搏當時還隻是個孩子,又從小到大的在王家溝的那片田野裡放養習慣了。
天性就是向往自由,向往外麵的世界的。對於現在,窗戶外邊的那片樓宇林立,車水馬龍的新世界,就更是充滿了向往。
終於的有一天,葉搏鼓起了勇氣,怯生生的走到了母親劉萍身邊,細不可聞的聲音說道。
“媽,我想到樓下去耍?成不成?”
鼓起勇氣說完,眼神都不敢再看母親一眼,母親劉萍愣了很長時間。
可就在葉搏失望的正準備轉身離開時,終於的開口了。
“今後要說,媽媽,我想到樓下去玩,可不可以?
這樣才是一個城裡的孩子。
可以呀,但你要答應媽媽,不能出家屬院的大門,就在咱們院子裡玩,不要弄臟衣服,不要和彆的小朋友們打架,見了汽車個摩托車要早早的躲到路邊去……
六點半以前必須回來。”
可能是也感覺到了葉搏的孤獨和沉悶,劉萍很爽快的答應了,但是隨後又提出了一長串的限製條件……
葉搏是飛跑著下了樓的,真正的城市原來是這樣子的呀!
母親劉萍給葉搏提的要求,葉搏都一一嚴格的遵守著,不隻是為了這樣自己就能讓人看起來像個城裡的孩子,葉搏最擔心的是自己失去了下一次出來的機會。
每天午飯後,母親要陪著王萁、豆豆午休,自己下樓一個人玩的時間,就成了葉搏對最初城市生活最美好的一段時間。
眼前所有一切,對葉搏來說都是充滿稀奇,並越來越深深喜歡的……
城裡人乾淨、整潔的穿著,新潮流行的發型,相互問候時的斯文腔調,一樓小賣部裡琳琅滿目的商品,樹蔭下老爺們支起的象棋攤,透過鐵柵欄門外麵車水馬龍的大街……
葉搏寧願就躲在門口,數著來往的車輛到了自己數學知識的極限又從頭開始再數也不願意回家。
但葉搏一直惦記著母親給自己規定的必須回家時間,恰好的傳達室的屋子裡,迎麵的牆上就掛著一口石英鐘表。葉搏認得時間,是從母親給自己買的書本上學的。
每每都要堅持到時間走到六點二十五的最後一秒,葉搏才會狂奔的往家裡跑,上樓足夠了!
除非,又有好事的人見到陌生的葉搏稀奇,繞著舌腔好奇的問“這是誰家的兒子呀”,葉搏才會一聲不吭的提前扭頭跑掉……
六點三十分回家,葉搏自己也是十分期待的!
因為這個時候母親劉萍開始做晚飯,會開了電視讓孩子們看的。
嚴格的規定隻能是一個台,後來的tV。
嚴厲的警告任何人都不能換!因為六點五十的時候有一檔叫做《少兒家庭英語》的欄目,隻有十分鐘,一位複姓歐陽的慈祥老太太給全國的小朋友教英語。
但是實際上,能夠吸引葉搏回家,安安靜靜的坐在電視機前的真正原因是六點半開始,還有一檔電視評書的欄目,一位叫做田連元的評書藝術家在講《楊家將》!
短短的二十分鐘,每次結束後都是意猶未儘的感覺。老藝術家卡文卡的很好,讓人心裡癢癢的期盼著後續情節,哪裡還有什麼心情學習什麼勞什子的破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