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如在聽了易忠海的話之後,並沒有太多反應,沒有立刻決定要怎麼做。
但是憑借易中海對她的了解,知道,這是動心了。
後麵的也就不需要怎麼說了,憑借易中海對秦淮如的了解,隻要是她認定的事情,就一定會努力的做成。
所以,易中海不需要在勸說什麼了,隻要讓秦淮如明白,必須要把孩子帶在身邊,否則,這孩子以後肯定是要出問題的。
這就足夠了。
至於,後麵怎麼發展,易中海就不再去管了。
憑借秦淮如的手段,在沒有了賈東旭,也沒有易中海接濟的時候,也養活了一大家子人。
就這樣的女人,還有事情是辦不成的。
要不說,這一個被窩睡不出兩種人呢。
秦淮如了解易中海,知道要怎麼拿捏住他。
易中海也是同樣,對秦淮如也是十分了解的。
這會的秦淮如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腦袋裡麵已經開始盤算,要怎麼說服賈張氏,甚至已經想好了,要如何強硬一些,跟賈張氏拚一把了。
隔壁的賈張氏,這會自然不會知道易中海兩口子準備算計她,看著受傷的棒梗,眼睛裡散發著凶狠的光。
嘴巴裡麵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念叨什麼,不過,如果有人看到了這個場麵,都會感覺陰森和恐怖。
昏黃的煤油燈旁邊,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太太,抱著一個頭上是傷的小孩子,目光冰冷,嘴巴微動,臉上的肉都因為痛恨產生了微微的顫動。
這老妖婆估計又是在詛咒彆人。
時間過的飛快,婁曉娥這幾天可是忙的夠嗆。
其實,本來也不用她準備什麼,而且也就是跟孩子分離三個月,但是,這幾天,婁曉娥就跟變了一個人一樣,整天的想著這,想著那的。
一會想著要給孩子多準備些奶粉,一會又想著要給孩子準備衣服,本來正吃著飯呢,她又想起來,孩子的尿布好像不夠了。
因為也就能在家裡待幾天了,老爺子也沒有把孩子送走,就讓婁曉娥在家裡陪著。
張帆跟老爺子都勸說了她幾次,可也改變不了什麼。
終於,時間還是到了,一早上,婁曉娥拎著一個包袱,哭哭啼啼的離開了家,還一步三回頭的看向被張帆和老爺子抱在懷裡的孩子。
就這場景,任誰看到,都以為這母子是要分離一輩子了。
張帆也很是舍不得,自從兩人結婚之後,還沒分開過這麼久,再說,婁曉娥可是從小到大都是被寵著長大的,就算嫁給了張帆,也都是被保護著,沒有吃過苦。
這次真的要一個人麵對生活了,張帆也是很不放心。
囑咐完這個,又囑咐那個。
一會要多穿點,一會要準時吃飯的。
可是,婁曉娥的眼光都在孩子身上,估計也是沒有聽進去。
老爺子看著這兩口子,估計再不說點什麼,這今天是走不了了。
重重的咳嗽了兩聲,吸引了兩個人的注意,之後關心了一下婁曉娥,就讓人帶她上車了。
這支部隊的集合地點,並不在街道這邊。
畢竟,這次也不是什麼大範圍的征兵,而是類似於選調一樣,部隊在各個單位,各個機關,臨時征集了一部分大學畢業生,充實部隊的知識結構。
所以,還需要把婁曉娥送到集合地點,才會跟著大部隊一起走。
看著婁曉娥遠去的背影,張帆久久沒有回頭。
“小帆啊,好了,彆弄的生離死彆一樣,弄的我這心情都不好。趕緊給你兒子弄吃的去。”這人老了,最受不了的就是這種分彆的場景。
對於老人來說,有時候,雖然是短暫的分彆,但也可能是一輩子了。
看著這樣,老爺子趕緊喊了張帆一聲,要不是今天這時間有些不太對,老爺子非要給他一腳不成。
不就是過去集訓幾個月呢,弄成這樣,弄的他老人家的心情都跟著不好。
聽到老爺子的話,張帆也是趕快,揮散自己的自己的情緒,快速的進入到工作生活之中。
對於這次婁曉娥到部隊集訓,張帆的心情還是有些矛盾的,一方麵不想跟媳婦分開太久,再說部隊的集訓,再怎麼樣,也肯定是比在家裡的日子苦的,另一方麵,張帆也覺得,媳婦也應該吃些苦,畢竟,在未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麵,兩口子要麵對的生活,可能是更為困難的。
要是沒有獨自麵對困難的勇氣,那未來的日子會更加的難過。
跟張帆結婚這些年,婁曉娥雖然也獲得了很多的鍛煉,接觸了社會,了解了人情世故,但是,也大部分都是從張帆這邊聽說的,家裡生活簡單,她也沒有怎麼獨自做過什麼決定
在未來的日子,這很顯然是不成的。
未來,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所以,必須要有獨自麵對困難的勇氣。
這些,張帆雖然想的明白,但是想到媳婦要去受苦,這心理上,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這邊,正當張帆有些依依惜彆的遺憾的時候,婁曉娥卻把自己的心情調整的很好,很快就從離開孩子,離開家庭的難過中換了個心情。
因為,她已經到了大部隊的集合地點。
這次部隊選調,一共有一百多號人。並且,其中女人的比例也相當的不少。
馬上就要進入一個全新的地方,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緊張和不安。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女生都是今年才畢業的,也就隻有解放之後,女人受教育的比例才有這麼高了。
這要是解放前,想找到這麼多大學畢業的女孩子,還真的困難。
婁曉娥站在這些女孩中間,就像一個大姐姐了,不管怎麼說,都是生過兩個孩子的人了。
再加上,為人熱情,性格開朗。
很快,就在這批入伍人員的女孩子中,成了大姐姐。
一邊安慰著大家的情緒,一邊跟大家講講部隊未來的生活,讓大家少些對未來未知的恐懼。
要說,婁曉娥也是個人才,她自己也沒有過部隊生活,可是,家裡當兵的人多啊,老爺子,張帆,柱子,蘇大夫,蘇大夫父母,都是當過兵,或者在部隊長大的。
他們口中的一個個故事,這會就很快變成了婁曉娥的親身生活了。
不愧是學中文出身的,一個個奮鬥,努力,朝氣蓬勃的故事,就在婁曉娥的嘴中緩緩講出。
吸引了越來的越多女孩子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