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娜因為在入圍賽上敗給過冷風,不能選擇挑戰冷風,這是確定的,剩下六人也沒有一人挑戰冷風,卻是讓人意外。
其實,主要是大部分人先入為主,以及不了解背景,還有雖然不少人很熟悉挑戰賽規則,但卻沒有深入分析的原因。
按照挑戰賽規則,先是選擇挑戰誰,然後再開賽。
如果多人選擇挑戰一個人,那麼這多個人必須先決出唯一的一個勝利者,那個勝利者再挑戰待定席上的選手。
也就是待定席上的選手隻用打一場,就是所有挑戰者裡的勝利者。
有三個高階大師,其中兩人擁有挑戰冷風的權力,大部分人都認為他們中肯定有人會挑戰冷風,畢竟冷風是待定席裡唯一的一個中階大師。
也就是對中階大師挑戰者來說,不管是否挑戰冷風,他們都需要跟高階大師打,這種時候,自然要儘量想辦法選一個自己有可能贏的對手,大部分是血脈,或武技上有優勢的那種,畢竟武道等級已經沒優勢了,總要在其他方麵有優勢。
另外,一般挑戰賽上,各國選手都會優先選擇挑戰其他國家的選手,這不是硬性規定,各國代表隊也沒有這種要求。
這隻是基於習慣選擇。
這也是為什麼秦昊選擇挑戰冷風,讓大部分人感覺意外的原因,他們以為秦昊應該會選個可以確定被克製的對手,畢竟待定席上有一百人呢,而秦昊在武技上沒優勢,冷風卻是公認武技很強的人。
其實覺得意外的大多數是華夏這邊看直播的觀眾。
因為他們中不少人對冷風更加了解,一些人從新生大賽後就開始關注冷風了,換言之,冷風也是有粉絲的。
雖然他們不知道冷風為什麼這麼強,但卻知道冷風打敗了各種類型的選手,不少關鍵場次還是越級打贏的。
原本他們也以為冷風入圍賽就結束了,不可能打進前百,因為武道等級太低,但打敗了哈裡森後,一些人突然覺得或許還可以打敗其他高階大師級選手。
反而南美這邊的人,不管是觀眾,還是其他選手沒有一人覺得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