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楊總,我永生不忘。”
這一幕被在場所有人看在眼裡,許許多多的表情從詫異變成了羨慕。
楊靈越沒攔住,下意識地一腳伸出,尼瑪聊聊天無妨,你他媽敢當眾貼老子標簽...
不過卻是聲聲止住了飛出去的狀態,站了起來說:“以後彆特麼搞這一套,散場自個兒去找她聊。”
說完便朝衝他招手的樊兵兵走了過去,近前後,樊兵兵附耳說:“爺,房龍大哥來了,隔壁呢。”
楊靈越挑了挑眉:“你怎麼不叫過來?”
樊兵兵繼續咬著耳朵快速地說:“那多不禮貌,我之前可說過你是他影迷,不得擺擺姿態啊,爺,求你了嘛。”
楊靈越瞅她一眼,算了,今天聽人家的,並不是他在擺譜,他在房龍麵前擺什麼譜。而是因為記者現在還都在呢,過來捧個場,說幾句場麵話之後再聊不好嗎?
“走吧。”
隨後出了宴會廳轉到隔壁,卻發現不止有房龍,還有爾冬升。
此刻霍文希、於東、王忠磊正陪聊著,當然還有《十月圍城》的導演陳德森。
話說房龍和陳德森這兩人有段往事,說法各異,且沒有定論。
就是陳德森當了房龍4年助理後,在1982年離職,之後的二十多年裡,房龍沒和陳德森說過一句話,不過如今雖然看著仍有些不自然,但還是能有說有笑。
陳德森的說法是:自己有電影夢想才入職,但在房龍身邊待了4年,乾的全是伺候起居和司機的活兒,提供自己從事電影的事,但被拒絕了,隻能辭職。
陳德森複述房龍對他說的原話是“我之所以記你20年,是因為從來沒有人從我身邊離職,隻有你炒了我的魷魚”。
房龍對此的說法是:陳德森在我身邊待了四年,乾的就是照顧我生活的工作,不過在片場一直很用心的學,直到一天他和我提要離開拍電影,我很開心啊,當然支持他,然後他就當導演了。
嗯....
楊靈越傾向陳德森的說法,無論前世今世,自問對於影視圈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可整個房家班除了他自己和他兒子,貌似沒聽說過其他人的名字,搞了個新七小福,不了了之了。
這就不是一個存有培養之心的人能做出來的事情。
一如前文書中提到的五代導演,有培養出誰嗎?
沒有,一個都沒有,麵對這樣的環境,有想法的,想出頭自然要選擇離開。
楊靈越相信,陳德森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隻不過成功的隻他陳德森一個罷了。
對了,陳德森就是在《無間道3》裡吃著打邊爐,商談不給倪家交數的文拯,就說自己年齡最小那位。
當然這裡並不會因為這麼一件事就如何評價整體的房龍,楊靈越一個一心想搞文化出海的人,怎麼會不知房龍在外時,一直以身為一名中國人而驕傲,並不遺餘力地推廣中華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