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隨便聊的采訪(2 / 2)

至於後續,關他們何事,他們要的就是點擊量。

楊靈越看熱鬨不嫌事大:“你退過誰的?”

陳長文很坦然:“那多了去了,我在全網的Id就是這個,實名影評,大家可以去看,罵過的都是退了的。”

“你完犢子了,以後沒有電影找你參加首映了,車馬費你也甭想了。”

“那無所謂,我自己花錢買票唄,我有固定工作。再說了,車馬費還不如我在包子發一個視頻來的收益多。”

工作人員眼看這兩人的話題越來越勁爆,不過怎麼和主題沒關係呢?

終是有點職業素養,不由出聲提醒:“楊導,陳老師,能聊《風聲》嗎?”

楊靈越看向鏡頭:“彆那麼講究,隨便聊,帶目的性的采訪很累人的。”

陳長文撫掌笑道:“我太喜歡楊導了。那就隨便聊,你是怎麼想把《風聲》搬上熒幕的?”

“這...算了。小說最初是薑偉薑老師給我推薦的,我看了看,這是一個典型的傳奇故事,裡麵有典型的英雄和完整的情節,對於改編成電影有非常好的基礎,便動手搞了一版劇本。

巧合的是,參加一個廣電的會議時,說要拍獻禮片,這不正好嘛。

更巧合的是,華宜那邊也看上這部小說了,於是兩家公司一拍即合。”

陳長文先是做了注腳:“薑偉就是《潛伏》的導演,楊導是《潛伏》的出品人及編劇之一。”

接著又問:“一部小說具體到改編電影是如何操作的?”

楊靈越頓了頓:“單拿《風聲》小說來說吧,它是不適合電影表現的。敘事結構與方式上就能看出來,它有文學上的企圖,說白了需要動腦子構建書中的世界。

而電影強調整體感官,作為一部商業片,情節要絲絲入扣再加上震撼力的設計,要滿足不同層麵觀眾的需求,比如:人物要生動能代入,手段新奇要詫異,結局出其不意要唏噓等等吧。

具體操作手法總結:需要用畫麵、台詞、音樂、道具等手段強調故事進程,做到情節合理後給一個好方式說出秘密。

如此這般,保證觀眾看電影時情緒是遞進的,進而積累,最後痛快釋放。”

陳長文:“為什麼和陳國富合作?兩人的分工具體如何?”

楊靈越:“前麵說了,華宜要拍,我也要拍,兩家合作一直比較好,這是基礎。

看過《雙瞳》就知道,國富導演對於恐怖、緊張的氛圍營造是很頂的,放在這個華語圈裡都是第一檔的存在,我遠遠不及。

我負責演員選擇和溝通、劇本,他和麥家負責道具和美術。

拍攝我倆輪著拍,群戲和打戲他拍的多,其他我拍的多。”

陳長文:“你們兩人有過衝突嗎?”

楊靈越不諱言:“衝突肯定有,畢竟創作是唯心的。有分歧,關上門吵一架,誰有理聽誰的唄。”

“誰退讓多一些?”

“拍攝前,國富導演退讓的多,拍攝中,我退讓的多。後期我負責,他沒怎麼參與。”

“為什麼?”

“我曆史比他學的好啊,我們有個評委,就是麥家。拍攝中,我就是個學習的心態,畢竟一部電影不能存在兩種風格,更何況我一直堅定的認為自己就是個二三流的導演。

如果這部電影沒有這麼拍,絕對沒有現在的效果。”

“什麼效果?”

“院線排片和爆米花的預售成績擺在那兒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