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蘇瑤不收他的糧,就是罪大惡極的惡人一般。
巧了,她還真是惡人。
她不僅惡,還記仇。
蘇瑤扭頭道:“這人的名字記下來,日後他家的糧食我一斤不收。”
她望著眾人,指著木板,又強調一番,“我做的是正經生意,收糧有用途,不是什麼大善人!”
“如果有人非要來鬨事,五文一斤的東西當成十文一斤來賣,是當我年紀小,還是當我是傻子?”
眾人嚇了一跳,沒見過蘇瑤這副強硬的模樣。
不少排在後麵,新米和陳米混合在一起的人,忍不住拿著麻袋倒退幾步,心頭萌生退意,有幾分悔意。
他們以為蘇瑤看不出來,多賺點錢。
這種好事平日難得見一回,萬萬沒想到,一直占便宜,他們都占習慣了,以為蘇瑤會一直退讓。
蘇瑤發難,說一不二,不好糊弄。
連帶著樁子專門守在這裡維持秩序。
村民們知道樁子的身份,他是蘇村長的親兒子,蘇村長派他來監督,肯定十分重視這件事。
萬一被村長知道了,說不定會發怒,趨利避害是本能。
人群中說話的人安靜了,老實了,有幾人在人群中拖著麻袋走了。
蘇瑤收了不少糧。
人群中出現騷動,從後麵蹦出一個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