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教授態度緩和了些,蔡勻趕緊拿出自己的實驗計劃,試圖轉換一下話題,緩和場麵。
教授拿過,大致掃了幾眼,鼻孔中冷哼了一聲。
“垃圾,這就是你想出的方案?還是學校裡那一套,隻管自己,絲毫不考慮外麵的現實世界。”
蔡勻絲毫不氣,他也知道自己的水平,教授願意教就是最大的恩典,趕忙討好的詢問。
石磯教授可能也是覺得這小子用處不小,值得培養,雖然語氣不耐,但動作一點不慢。抬手麵前巨大的全息投影亮起,展示出幾件設備。
“你既然想設計進攻型武器,那你的對手就是主流的防禦體係。現在常用的這一套防禦體係基本都是昆侖重工多年積累打造出來的,也被從戰艦上移植到了機甲上,成熟全麵,基本沒有什麼弱點。”
說著,指向屏幕。
“這套防禦體係最核心的就是這個,力場發生器。昆侖重工那些核心實驗室對於各類力場研究的極為深透,延伸出了各種不同的裝備。但總的來說,其實就兩種,一種是針對光能武器,能量武器的偏光力場。一種是針對實體武器的引力力場。這力場設備最大的特性並不是硬抗,而是引導偏轉。所以能用最小的能量消耗對抗極強的攻擊。”
說著又指了指蔡勻的方案。
“你這算什麼?可控製超高速撞擊武器?隨便開個引力力場就要轉彎,即便勉強突破力場了,力量速度也被卸掉了大半,真當那些合金裝甲和導能塗層是吃乾飯的啊。你這玩意兒還不如早就被淘汰的導彈呢,起碼導彈炸一下還能嚇人一跳。”
蔡勻撓了撓頭,他也很無奈,畢竟以他的權限接觸不到那些頂尖武器,對現在的主流設備的數據沒什麼概念。
“昆侖的防禦係統這麼厲害,那現在的戰鬥到底怎麼打的?”
教授無奈的又指了指一旁的外骨骼。
“所以大艦巨炮才會被淘汰,現在是機甲的時代啊。力場這玩意兒也不是完全無敵,它擅長對付的是缺乏後續動力,不具備持續引導性的攻擊。麵對機甲這種近身攻擊,持續的動力,不斷調整的方向,最終隻能演變成雙方的持續消耗。一旦持續消耗,力場的優勢就消失了,缺點卻暴露了。那就是力場不集中,往往是一個麵,甚至一個球形的範圍,能量消耗遠比機甲單純推動自身大的多。”
“消耗戰?”
蔡勻語氣詫異,實在不敢想象激烈的戰場會是這樣墨跡的打法。
“你傻啊!”
教授恨鐵不成鋼的罵道。
“設備都是有出力上限的,機甲的攻擊隻要在短時間內超出了防禦係統的出力上限,就能短時間內造成其癱瘓。對於機甲來說這種上限不難打破,畢竟以點破麵,威力更集中。而且之前那些機甲用劍你不是也看了,無論是高頻震蕩,還是高溫,也都是為了一擊激發出最大威力,打破防禦。”
蔡勻眼前一亮,終於對概念模糊的戰鬥有了一點清晰的認知。要是按這個說法的話,自己模仿的乾坤圈也沒那麼不堪吧?隻要能一圈砸破防禦係統,大力出奇跡,總也比親身近戰冒險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