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書雅不讚同的看向張慧。
張慧環顧四周,她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劍鋒,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她淡淡地說道:“你們也認為我不該出去嗎?”聲音雖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妙琴站在一旁,低垂著眼簾,低聲說道:“那畢竟是皇子妃,明知她對您不懷好意,您還執意上前,這不是故意找麻煩嗎?”
張慧輕輕一笑,那笑容中卻帶著幾分嘲諷和冷意:“皇子妃嗎?我今兒就是要會一會咱們這位賢德的三皇妃呢!”
在張慧的堅持下,書雅隻好拿出十二分的手藝為張慧梳妝。銅鏡中,張慧的麵容逐漸變得精致而冷豔,仿佛一朵含苞待放的寒梅。
君大太太剛把三皇子妃迎進內院,就看到一個娉娉婷婷的身影緩緩走來。那少女身著大紅的衣裙,步履輕盈,仿佛每一步都踏在雲端之上。三皇妃孟茹看著緩步向自己走來的少女,心中不由得暗讚一聲。不愧是世家大族裡養出的女孩,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優雅和從容。
看著向自己走來的少女,孟茹的眼中也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若不是因為各自的立場不同,她也不願意去為難這般鐘靈毓秀的姑娘。可惜兩人立場不同,今生注定不能成為朋友了。
“臣女見過三皇妃,願三皇妃萬福金安。”張慧走到孟茹麵前,微微欠身行禮。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如同山澗清泉一般動聽。
孟茹微笑著扶起張慧,讚道:“張姑娘不必多禮,快請起。常聽外人提起張姑娘,今兒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呐!”
羅大太太站在一旁,聽到孟茹的話後眼中閃過一道厲色。她剛要開口反駁,就被張慧用眼神製止了。
張慧笑道:“三皇妃繆讚了,臣女哪裡比得上孟家姑娘。滿京誰不知道孟家姑娘不僅多才多藝,更是賢名遠揚。”
“你……”三皇妃深吸一口氣冷聲說道:“不愧張大學士家的姑娘,就是牙尖嘴利!”
張慧聞言,依舊保持著微笑,她輕輕搖頭,說道:“臣女可不敢當牙尖嘴利這個詞。臣女隻是實話實說,孟家姑娘的才情和賢名,滿京皆知,臣女自愧不如。”她故意在“才情”和“賢名”兩個詞上加重了音,仿佛是想提醒孟茹某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孟茹的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就恢複了正常。她自然明白張慧話中的深意。當年聖上給幾位皇子指婚時,依照孟家的家世,孟家女最多也就是一個側妃的頭銜。然而,三皇子卻公然違背聖上的旨意,執意要娶孟氏女為妃。據說,二人是因為一首詩結緣的,而那首詩正是孟茹的佳作。
三皇子同三皇妃也曾琴瑟和諧,羨煞旁人。他們的愛情像是一首美妙的詩篇,充滿了浪漫與甜蜜。可惜,正如詩中所寫,好景不長,三皇子這人最是多情,也最是無情。二人成親未滿一年,三皇子就移情彆戀,另尋新歡。三皇子妃為了維持自己的體麵,這些年沒少往三皇子房裡塞人。
三皇妃諷刺張氏女聲名在外,張慧直接點出她同三皇子私相授受,三皇妃說她牙尖嘴利,她就故意用‘賢德’二字來諷刺三皇妃。
“張家果然是教女有方。”孟茹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儘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平靜。
“張姑娘不僅才情出眾,更是機智過人。本皇妃自愧不如,難怪咱們三皇子對張姑娘如此牽掛。”
“三皇妃,臣女今年剛滿十歲。”張慧淡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