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聞言沉吟片刻,在老夫人的期待中緩緩開口道:“祖母慈愛,孫媳感激不儘。關於年禮的安排,我確實有些不成熟的想法。若有什麼不妥之處,還請祖母指正。”
“你這孩子,還賣上關子了。”老夫人嗔怒的看了張慧一眼。
張慧聞言笑了笑,整理了一下思緒,然後認真地說道:“四王作為鎮守四方的異姓王,既有赫赫戰功,又手握重兵,其地位和影響力不可小覷。對他們我們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
“這話怎麼說?”
“太過親近會引起當今陛下的猜忌,畢竟四王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皇權的一種潛在威脅;而若過於疏遠,又恐傷了四王的臉麵,咱們如今根本沒有同四王相抗衡的資本。”
“依你之見,這年禮咱們家要如何準備?既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這中間的尺度可不好把握啊。”老夫人歎道
張慧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說道:“兒媳認為,年禮應當既體現我們家族的誠意與尊重,又不至於過分張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東府的敬大哥高中進士,這件事在武勳之間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我們不妨以此為契機,將年禮與文治武功相結合,既彰顯我們家族對學問的尊重,也表明我們不忘武勳之本。”
老夫人一聽頓時來了興致,她抬手止住了張慧接下來要說的話,笑道:“你先彆說,讓我猜一猜。”
“祖母請將。”
“慧兒,你可是想借敬兒高中進士的東風,在武勳之中大行文事?”老夫人試探性地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得意與期待。
張慧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化為敬佩,她輕輕點頭,笑道:“祖母果然英明,什麼都逃不過您的法眼。”
“哈哈,老身果然沒有看錯人,慧丫頭今年各府的年禮就由你負責了。”
“這……祖母,孫媳若是直接越過太太,是不是有些……”張慧聞言頓時麵露難色。
老夫人見狀,笑容更加和藹,她輕輕拍了拍張慧的手背,溫聲道:“慧兒,你無需多慮。在這個家裡,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你心思細膩,考慮周全,我相信你一定能夠處理好年禮一事。
至於你婆婆,她素來體弱,這些年又一直三災六病的。這些年府中的中饋一直都是我這個老婆子在苦苦支撐,如今有了你,祖母總算可以輕鬆輕鬆了。
你這不是越權,而是替你婆婆儘孝。外人知道也隻會誇讚你孝順,萬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傳言流出去的!”
聽到老夫人如此說,張慧臉上的凝重之色方才緩和了下來,她對著老夫人露出一抹靦腆的笑容,輕聲說的道:“祖母如此信任孫媳,孫媳若是再推三阻四的就是不識好歹了。隻是孫媳到底年少,還求祖母把您身邊的姐姐送一個給孫媳壯膽。”
聽到張慧如此說,考慮到她同賈赦剛剛成親,對府中人事不熟,老夫人說道:“那些小丫頭子到底不怎麼穩重,這些日子就讓清音跟在你身邊吧。清音跟在我身邊多年,不僅做事穩妥,對府中大小事務也是了如指掌。有她在你身邊,我也能放心不少。”
張慧聽到老夫人把自己的心腹嬤嬤指派給自己,頓時喜出望外:“多謝祖母體恤,有陳嬤嬤在,孫媳這心就安定了許多。”
老夫人見狀,慈愛地笑了:“清音是個忠厚之人,你們定能相處融洽。你也不用太過拘謹,有什麼不懂的就問她。”
“是。”
“回去吧,以後早上不用起那麼早,咱們家沒有那麼多規矩。”想到今早的事情,老夫人連忙提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