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赦緩緩站起身,垂首回道:“今日陛下傳召學正他們入宮,監內無人教學,故而休沐一天。”
賈源看著被賈代善訓斥的孫子,眼中閃過一抹不悅。他對著賈赦身後的少年招了招手,笑道:“你是哪家的孩子?恩侯這些日子在國子監可曾欺負過同窗?”
少年聞言,臉上閃過一抹紅霞,隨即恭敬地向前幾步,對著賈源行了一禮,回答道:“回老國公,小子姓林名海,表子如海,乃是姑蘇人士。”他簡短地介紹了自己的家世背景,然後繼續說道,“恩侯兄在國子監與同窗相處極為融洽,未曾有過欺侮之事。”
“姑蘇,林?列侯林家,你可知道?”
“正是小子家。”少年垂眸答道。
賈源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他沒想到眼前這位溫文爾雅的少年竟是來自赫赫有名的列侯林家。他輕輕拍了拍身旁的空位,示意林海坐下,然後笑道:“原來是林家的孩子,久聞林家詩書傳家,人才輩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林海聞言,臉上紅霞更甚,他謙遜地答道:“老國公謬讚了,小子才疏學淺,不敢當此誇獎。”
賈源擺擺手,笑道:“年輕人不必過於自謙,你的才情我早有耳聞。恩侯能與你同窗,是他的福氣。隻盼你們能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為家族,也為朝廷貢獻自己的力量。”
林海連忙起身,恭敬地答道:“小子定當不負老國公所望,與恩侯兄攜手並進,共赴前程。”
賈源滿意地點點頭,目光在賈赦和林海之間流轉,似乎看到了家族的未來。
“快些坐下,在這裡就當是自己家。如海,你父親可曾進京?”
“無召,家父不敢擅自入京。”
“原來如此,你父親一向謹慎,這是好的。”賈源微微頷首,表示理解。他轉頭看向林海,眼中滿是欣賞,“你此次來京,是隨家族長輩還是獨自前來?在國子監可還習慣?”
林海恭敬地回答:“小子是隨家母進京探親,順道入國子監求學。承蒙恩侯兄照顧,國子監的師長同窗都極為友善,小子在此很是習慣。”
賈源聞言,笑容更加和煦。“如此便好,求學之路不易,需得良師益友相伴。恩侯雖然頑皮卻不頑劣,待心更是一腔熱忱,隻是有時行事難免魯莽了些,你日後還多擔待些。”
“老國公言重了,恩侯兄性情直率,待人真誠,小子十分敬佩。他雖有時行事魯莽,但那也是因為他心懷坦蕩,不拘小節。小子能得恩侯兄為友,乃是三生有幸!”
見二人相談甚歡,賈赦忙湊到賈源身邊,笑道:“祖父,您就放心吧。如海可不是那等心懷叵測之人,他同孫兒來往看重的是孫兒這個人而非孫兒身後的家世。”
“一邊去,咱們這點子家世在姑蘇林氏眼裡可算不得什麼。”賈源笑罵了一句,但眼中卻滿是寵溺與笑意。他看向林海,眼中閃過一抹深意,繼續說道:“如海啊,你與赦兒能相交相知,實乃緣分。我們賈家雖不及姑蘇林氏底蘊深厚,但勝在人口簡單,家族和睦。
你日後若是遇到什麼難處,或是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儘管開口,我們賈家雖是新貴,但也最講義氣。”
林海剛要回話,就聽到賈赦笑道:“祖父,如海還真有一事相求,就是不知您願不願意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