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臣婦相信,隻要行事得體,有理有據,夫家不會輕易對臣婦做什麼。畢竟,能夠真正不要顏麵的家族是少之又少。”
仁康帝的笑容漸漸收斂,目光變得銳利起來,仿佛要穿透張慧的內心:“張氏,你很聰明,也很坦白。但你可知道,聰明反被聰明誤,有時候,太過通透並不見得是好事。”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若是渾渾噩噩,豈不對不起上天的這份恩德?”迎著仁康帝銳利的目光,張慧語氣平和的說道。
“若有朝一日,賈赦不得不迎娶側室,豢養姬妾,你又待如何?要知那時你們可能已經子孫滿堂了。”仁康帝用最平和的聲音,說著最誅心的話語。
“三爺,臣婦雖為女子,卻也知氣節二字。若真到了那一天,臣婦,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張慧的聲音雖輕,卻字字鏗鏘,透露出一種不容侵犯的堅決。
仁康帝聽後,目光微閃,似乎對張慧的回答感到意外。他沉默片刻,然後緩緩開口:“張氏,你的氣節,我很欣賞。但你要知道,這世間之事,往往並非黑白分明,更多的是妥協與平衡。你所謂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有時候,可能隻是徒勞的掙紮。”
“臣婦明白,但臣婦仍願堅守自己的底線。生平無二色,這不僅是賈赦對我的諾言,也是榮國府對張氏一族的承諾!
三爺乃是仁人君子,是千古明君,想來應該不會做出讓臣子做出背棄諾言的事吧?
臣婦隻是一個小女人,在臣婦的眼中,世間的一切一直都是非黑即白,沒有所謂的妥協和平衡!”
眼見仁康帝麵露不悅之色,一旁的賈赦再次拉著張慧跪了下來。他的額頭重重的磕在地板上,發出砰砰的聲音,啞著聲音說道:“三爺,我是個沒出息的。以前就一直想做一個紈絝子弟,混吃等死。
後來,我娶了張氏,她又懷了我的孩子,這才讓我有了上進心。
臣對張氏不敢說情比金堅,卻也是心存感激。我賈赦此生,定不會做那背信棄義、傷妻辱子之事,請三爺明鑒!”
仁康帝看著跪在地上的賈赦,一下給氣笑了。他指著賈赦罵道:“瞧你那沒出息的樣,是誰一直在我的耳邊說,自家夫人看管的緊,晚上連個添香的都沒有?”
“嘿嘿,三爺,這此一時彼一時嘛。沒有添香的,小子就不焚香便是。可若沒了張氏,小子可就真成孤家寡人了。
小子也想開了,這打是疼,罵是愛,情到深處用腳踹,若怪就隻怪小子太過優秀,惹得張氏心中眼中就隻有小子,容不得彆人染指半分。”賈赦嬉皮笑臉地回應著,試圖緩解緊張的氣氛。
仁康帝看著賈赦這般憊賴的樣子,不由得想起昔日他做太子伴讀的日子。那時,無論是太子還是其餘的皇子,都有著一片赤誠之心,而不是像現在這般各懷心思。
想到這裡,仁康帝輕歎了口氣,看向賈赦的眼神中也帶上了一絲自己都不曾察覺的溫柔:“罷了,既然你們二人是周瑜打黃蓋,我也就不枉做小人了。
隻有一點,我希望你們二人能夠牢牢記住了?”
賈赦忙道:“還請三爺明示。”
仁康帝環視一圈,最後把目光落到賈赦的身上,沉聲道:“記住你們的效忠的人究竟是誰?莫要被眼前的權勢和利益所蒙蔽,進而做出讓自己悔恨終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