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交鋒(一)(2 / 2)

終於,兩人來到了榮禧堂前。張慧停下腳步,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後邁步走了進去。王氏緊隨其後,心中暗自祈禱著一切順利。

雖然早有準備,可是在看到端坐在太師椅上,被丫鬟婆子簇擁著的史太太時,張慧眼底還是不由得閃過一抹殺意。

不同於張慧的緊繃和防備,王氏在看到史太太時,臉上立刻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她快步上前,親熱地喚道:“太太,兒媳帶大嫂過來給您請安了。”

史太太微微頷首,目光在王氏身上停留了片刻,隨即轉向了張慧,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老大家的,你可算是回來了。這些年,你們一家一直在金陵,不知道我這心裡有多惦記呐?

我是朝思暮想,唯恐自己這破敗的身子,等不來你們一家子回京啊!”

張慧上前幾步,恭敬地行禮道:“兒媳不孝,讓太太掛心了。原本剛出孝那會就準備回來的,隻是臨近年關,一時抽不開身,這才耽誤到了今天。

饒是如此,大爺仍是未能與兒媳同行。臨行前,大爺千叮嚀萬囑咐,讓兒媳見到太太後替他向太太請罪。”

史太太輕輕擺了擺手,示意張慧不必多禮,她一臉慈愛的說道“一家子人,說這些倒顯得生分了。金陵距京都路途遙遠,又逢年關還要給老太爺他們守孝,諸多不便,我能理解。

至於赦兒,他身為國公府的大爺,又是老太爺最得意的孫子,身上的擔子自然不輕。我雖年邁,但也知道他的難處。

隻是,這家裡家外,總要有個人來打理,你身為長媳,也要多擔待些。”

“太太言重了,處理庶務本就是兒媳的分內之事,何來擔待一說。

這三年來,府中的事情一直麻煩二爺和二奶奶,兒媳心中甚是不安。”張慧一臉誠恐地說道。

史太太輕輕拍了拍張慧的手背,一臉欣慰的說道:“老大家的,你能如此想,便是咱們國公府的福氣。自老太爺仙逝,家中大小事務確實多虧了政兒和他媳婦。

但你也知,政兒身為工部員外郎,朝務繁忙;王氏既要照顧他的飲食又要負責府中的事務,確實是十分辛苦。

你與赦兒成婚多年,一直勤勉持家,我是看在眼裡的。隻是這些年,因著各種緣由,你身上的擔子輕了些,倒讓旁人誤會了去。

如今你既已歸來,這府中的擔子,你也該重新擔起來了。畢竟,老夫人在時,國公府的中饋就交到了你的手中。”

張慧聞言,微微欠身,滿臉慚愧的說道:“這三年,府中的事務多虧了二奶奶。兒媳在金陵,每每想起這事,總是愧疚難當。如今兒媳回來了,自然不能再讓二奶奶如此操勞。

太太放心,兒媳定當儘心竭力,重掌中饋,絕不辜負二奶奶這三年來的情誼!”

史太太聞言,麵色一僵,隨即裝作若無其事的說道:“你能這樣想,也不枉老二家的這些年的辛苦。

隻是,這府中的情形你也知曉,人多口雜,難免有些心思活絡之人。你重掌中饋,更需得謹慎行事,既要樹立威信,又要兼顧人情,切莫讓小人得誌,壞了府中的風氣。

這三年,京都的人事也發生了不小的改變。你若是有什麼弄不清的,儘管詢問老二家的。她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