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休龍聽罷,眉梢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心裡暗忖:\"阿母這又是給我安排了新宮女,居然如此毛躁。不過,眼看中秋將近,我何必為了一個花瓶動怒呢?\"
劉休龍麵上並未顯現出慍色,反而淡淡一笑,溫言道:“無妨,既已破碎,便另尋一件更為珍奇的貢品替代便是,此事無需過多憂慮。”
夜晚,月亮依然豐滿如銀盤,灑下的光輝透過窗欞,靜靜灑在昭憲宮的寢室裡。王鸚鵡和羅淺淺坐在床榻邊,享受著這份難得的靜謐時光。
王鸚鵡心懷感激地對羅淺淺說:“淺淺姊姊,這次真是多虧了你,不然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收場。讓我免去了大禍。我真不知如何報答你才好。”
羅淺淺微微一笑,擺了擺手,語氣親切而從容:“鸚鵡,咱們姊妹之間哪裡需要言謝呢?在宮廷中,難免會有磕磕絆絆,重要的是從中學到東西,以後更加小心謹慎。再說,也是武陵王寬厚,你要感謝也是感謝他。”羅淺淺輕輕地拍了拍王鸚鵡的手背,眸中閃過一抹理解和關懷:“鸚鵡,我們進了昭憲宮,又同住在這裡,就是緣分,互相幫助是應該的。說著,她嘴角勾起一抹溫暖的笑容,猶如春風拂麵,讓王鸚鵡心頭暖洋洋的,心中的擔憂和愧疚也得到了極大的舒緩。
王鸚鵡望著那掛在天邊的皎潔明月道“淺淺,你看今晚月色如洗,如此良辰美景,若是辜負了豈不可惜?不如我們一起走出這宮門,沿著那條熟悉的小徑,來到宮中小河邊,那裡視野開闊,正是賞月的好地方。”
於是,王鸚鵡和羅淺淺兩人攜手步出房門,漫步至宮中小河邊,皎潔的月光灑在粼粼水麵上,仿佛給河水披上了一層銀紗。她們倚坐在岸邊,借著明亮的月色,一邊欣賞著夜景,一邊分享著各自的心事與感悟,使得這份宮闈中的姊妹情誼,在這靜謐的月夜下愈發深厚起來。
奚官屬
嚴道育在奚官屬內,恰逢中秋將至,夜空中一輪皎潔的圓月高懸,月光如水,傾瀉在靜謐的庭院裡。她親手挑選了幾塊紋理清晰、質地堅實的木材,用心雕琢出父母、兄嫂以及叔伯小侄子們的牌位,每一道鑿痕都蘊含著對家人無儘的親情與哀思。
隨著木屑紛飛,牌位漸漸顯現出輪廓,嚴道育的動作愈發莊重且堅定。在完成基本形狀之後,她毅然決然地取出鋒利的刀片,輕輕地割破了自己柔嫩的手指,讓鮮血緩緩流出。
那鮮紅的液體,帶著生命的溫度與疼痛的記憶,成為了她書寫親人們姓名,她以血為墨,一筆一劃地寫下每個親人的名字。這一刻,她的內心獨白如泣如訴:“阿父、阿母、阿兄、阿嫂……她雙手捧起牌位,輕輕地摩挲著上麵的名字。
嚴道育看著赫然刻著父親孔熙先的大名牌位,她的眼眸中既有無儘的哀思,又有熊熊燃燒的複仇決心。她輕聲對著牌位呢喃:“阿父,孔家如今隻剩下女兒一脈孤存於世,那劉義隆無情無義,竟狠心殺害我們全家老少,可是老天有眼,儘管全家慘遭橫禍,但它卻留下了我,讓我得以苟活至今。”嚴道育咬牙切齒,語氣中飽含憤慨與堅韌,“無論前路多麼坎坷,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我都為咱們孔家上下數十口報仇!”嚴道育緊握雙拳,眼神猶如寒星般冷冽而決絕。
“還有那些在我落難時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對我無情欺淩之人,他們的所作所為早已被天地所不容。”嚴道育的聲音雖然低沉,但卻字字擲地有聲,“我孔采藻發誓,定要讓每一個曾傷害過我孔采藻的人付出應有的代價,血債血償!”
彭城
劉休遠立於彭城衡陽王府院落中,仰望著那輪即將圓滿的中秋明月,銀盤似的光輝灑在他的臉龐上,映出一份沉靜與哀思。他站於皎潔的月光之下,眼前的景致喚起了他對過往的記憶。
夜幕低垂,涼風漸起,空氣中彌漫著秋夜特有的清新與淒清。這時,身邊的貼身太監陳慶國悄然上前,手裡捧著一件華貴的氅衣,動作輕柔卻又不失恭敬,像是怕驚擾了劉休遠此刻的心緒。
\"殿下,夜裡的風大,您可要注意身體。\"陳慶國嗓音低沉,話語中透出滿滿的關切。他輕輕展開氅衣,然後細心地披在太子肩頭。
劉休遠的目光在黯淡的月光下閃爍著複雜他轉向貼身太監陳慶國,聲音中透著難以掩飾的惋惜與哀傷:“慶國,孤記得元嘉二十二年的九月的時候,七叔去徐州任刺史,孤當時特意設下宴會,給七叔餞行。”劉休遠閉上眼睛,繼續緩緩敘述:“記得當時,孤還叫顏延之給我們作詩,他閉目低吟“亦既戒裝,皇心載遠。夕悵亭皋,晨儀禁苑。神行景驚,發自靈閫。對宴感分,瞻秋悼晚。”沒想到不足兩年光陰,七叔竟已與天人永隔。”
陳慶國聽聞太子這番話,他微微低頭,應道:“是啊,殿下,世事無常,人生如夢。衡陽王的突然離世,不僅讓朝廷失去了一位能臣,也讓殿下失去了至親。但請殿下節哀順變。”
陳慶國邊說邊將氅衣緊了緊,確保太子不會受涼,又接著道:“殿下心係家國,情深意重,然萬金之軀,還需多多珍重。”
劉休遠在聽完陳慶國的安慰之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要把這份沉重的心情暫時沉澱在胸腔深處。他徐徐抬眸,視線投向了那輪高懸在天際的昏黃明月。月色朦朧,帶著一絲淡淡的哀愁,仿佛映照著他內心的波瀾起伏。
“慶國,”劉休遠開口,語調中裹挾著長途跋涉後的疲憊與思慮,“咱們從建康出發至今,多少天了?”
“啟稟殿下,自我們離開建康,曆經舟車勞頓,算起來已有十五天了。”
劉休遠輕輕喟歎:“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裡兮共明月;臨風歎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王鸚鵡身處建康,雖然音信漸疏,但隔千裡之遙,卻能共享同一輪明月;迎風長歎,此情何時方能止歇?道路漫長無際,猶如川流浩渺,實難跨越。”時光荏苒,離彆建康已整整十五個日夜,此刻的劉休遠深感責任重大,衡陽王的喪事告一段落後,還需親自前往徐州安撫民心,而回歸建康後,更多的政務亦在等待著他處理。
劉休遠心中默默期盼,希望王鸚鵡在建康中耐心等候他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