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主相相持(二)(2 / 2)

劉斌沉思片刻,回答道:“目前看來,江湛這個人自視甚高,忤逆相王。”

劉湛點了點頭,語氣堅定地說:“你和你的手下,要想辦法替相王剪除這些潛在的威脅。但記住,行動要謹慎,不能留下任何把柄。我們要讓這些大臣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對相王的威脅,同時也要確保相王的聲譽和地位不受損害。”

劉斌深知任務的重要性,他鄭重地點了點頭,回答道:“是,大人。下官明白您的意思,下官和我的手下小心行事,確保萬無一失。”

含章殿

劉義隆坐在椅子上,目光中流露出淡淡的憂慮。他微微抬頭,望向站在一旁的奚成祖,聲音中帶著一絲關切:“殷淵的喪事如何了?”

奚成祖低垂著眼眸,緩緩開口:“陛下,秘書丞按照規製進行。”

劉義隆輕輕歎息一聲,他深知殷景仁與殷淵父子情深,此刻的喪子之痛對於殷景仁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他再次開口,聲音中多了幾分關切:“中書令的身體和情緒都還好吧?”

奚成祖微微抬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陛下,殷景仁大人的身體雖無大礙,但情緒卻十分低落,不過奴婢看他仍然儘力支撐著自己,不讓悲痛擊垮他。”說著他然後從袖中取出一封信,雙手呈上:“陛下,這是中書令大人給您的信。”

劉義隆接過信,指尖輕輕摩挲著信封上那淡淡的墨香,他慎重地拆開了信封,展開信紙。隻見信上字跡工整,透露出殷景仁一貫的嚴謹與忠誠。

“陛下,臣中書令景仁百拜,昔日司馬仲達偽病賺曹爽,其智謀深沉,非獨為欺瞞,實則暗藏鴻鵠之誌。彼時司馬深知,欲顛覆權柄,必先予人以安,而後伺機而動,此所謂‘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也,臣景仁雖不敢自比古人,然對於陛下之忠心,天地可鑒。今朝堂之上,風雲變幻,臣願為陛下之利劍,整肅綱紀,掃除奸佞,確保我大宋基業穩固,國泰民安。”

劉義隆深知劉義康和劉湛的野心和所作所為,同時他也了解殷景仁的忠誠和才智。然而,麵對這一切,他卻選擇了隱忍不發,因為他認為時機尚未成熟。

劉義康是他的親弟弟,這份兄弟之情在皇權的殘酷麵前顯得如此脆弱,如同流沙一般難以把握。劉義隆清楚,一旦涉及到皇位,所有的情感都將變得微不足道。他回想起自己是如何登上這皇位的,那時還是依靠了謝晦等大臣的擁立。然而,他也明白,這些大臣的忠誠並不是絕對的,他們今天可以擁立他,明天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倒戈相向,轉而支持其他人。

在那個風雲詭譎的朝堂之中,殷景仁雖然久疏朝會,但與皇帝之間密信頻傳,字裡行間透露出的不僅僅是政事的籌謀,更有幾分難以言喻的默契與信任。這些信件,如同暗夜中的燭火,照亮了二人之間微妙而複雜的關係網。

相王黨的勢力日益膨脹,他們的行動如影隨形,不斷編織著一張捕獲異己的大網。劉義隆,這位看似溫和的皇帝,心中卻似明鏡,對一切了然於胸,隻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兄弟之間,表麵的和諧掩蓋不了底下湧動的暗流,每一次對視,都似乎蘊含著未儘之言。

元嘉十六年東府

劉湛神情凝重地找到彭城王劉義康,低聲道:“殿下,我們必須堤防著主上和殷景仁。他們的動作越來越頻繁,恐怕有所圖謀。”

劉義康微抬眉梢,眼神中帶著一絲不以為然。他搖了搖頭,道:“劉湛,你太過慮了。皇主上是我三哥,我們之間的兄弟情誼豈是外人能理解的?當年大哥、二哥被顧命大臣謝晦,傅亮所害,他現在隻有我們四個弟弟,他怎能懷疑本王呢?”

劉湛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憂慮。他深知皇家的複雜,也明白劉義康的單純。他再次提醒道:“殿下,下官並非無的放矢。殿下,皇家真的有手足情深嗎?那些前朝的教訓,難道您都忘了嗎?您想想漢有七國之亂,前晉有八王之亂,漢朝的七國之亂,還有漢文帝與淮南王劉長,曾經的血脈相連,最終卻落得‘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的境地。”

劉義康的眉頭緊鎖,但心中仍存一絲固執。他打斷劉湛的話,聲音有些不耐煩:“劉湛,你怎麼和袁淑一樣囉裡八嗦的,給本王拽文?本王最討厭聽那些前朝的曆史了。本王知道你的意思,本王和主上上不同,我們兄弟之間的感情是真的。”

劉湛看著劉義康那固執的表情,心中不禁湧起一陣無奈。他深知,要說服劉義康並不容易。但他還是決定再試一次,希望能讓劉義康看清形勢:“殿下,大將軍的封號固然是榮耀,但也可能成為您的枷鎖。您是否注意到,主上自從生病康複後,已經很久沒有去過東府了?這其中的深意,難道您真的不明白嗎?”

劉義康聽到這裡,心中不禁一震。他回想起劉湛的話,確實,皇上已經很久沒有來過東府了。這讓他開始有些動搖,但心中的固執仍然讓他難以完全接受這個事實。他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開口:“劉湛,就算殷景仁心懷叵測,主上也一定會明辨是非,不會懷疑本王的。本王可是他的親弟弟,哪有胳膊肘往外拐的。”

劉湛無奈地搖了搖頭,退出了書房。他知道,自己無法改變劉義康的決定,他心中不禁湧起一陣無奈。他深知這位劉義康性格直率,但在這波譎雲詭的宮廷鬥爭中,這份直率恐怕會成為致命的弱點。隻能默默祈禱希望他們的兄弟情誼能夠真的如劉義康所說,足以抵擋一切風雨。

在含章殿的昏暗光影中,劉義隆獨自坐在龍椅上,他的身影被搖曳的燭光拉得老長,投在牆上,顯得寂寥而沉重。他的手指修長有力,緊握著殷景仁的密信,仿佛要將那薄薄的紙張捏碎。密信上的字跡在昏暗中若隱若現,如同一條條遊走在黑暗中的小蛇,傳遞著消息。

劉義隆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平靜得仿佛一汪深不見底的湖水。他的眼神深邃而銳利,他深知,皇家雖有手足之情,但更有君臣之義。這種情義,在權力的漩渦中,往往被淹沒在無儘的爭鬥和算計之中。他與劉義康,雖為兄弟,但在這皇權的鬥爭中,卻不得不站在對立麵。他們之間的兄弟情義,在權力的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