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景仁稍作停頓,思緒飄飛,往昔的種種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想起殷家的現狀,他不禁長歎一口氣。自己得意的大兒子殷淵,本是家族的希望,卻不幸被刺客殺害,英年早逝。二兒子殷衝雖身為尚書吏部郎,卻資質平庸不慧,難堪大任。三兒子殷淡又太小,尚不能為家族分憂。
此刻,看著孫女那尋死覓活、不顧一切的樣子,殷景仁心中五味雜陳,憂愁與無奈如厚重的陰霾,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片刻後,他神色複雜,緩緩說道:“阿翁心疼玉盈,你們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江湛不成氣候,你爺爺在朝堂上哪有他說話的份,既然你想當太子妃,那阿翁便決定幫你,至於成不成就看你的命了。”
殷玉盈聽聞此言,眼中瞬間綻放出驚喜的光芒,淚水還未乾涸的臉上滿是感激之色,她哽咽著說道:“孫女多謝阿翁成全,孫女定不會辜負阿翁的厚愛與期望。”
殷景仁微微歎息一聲,將殷玉盈扶起,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道:“起來吧孫女,此事雖有阿翁幫襯,但往後的路還需你自己謹慎行走。那宮廷之中,步步皆是險,處處皆藏危,你切不可掉以輕心。”
殷玉盈重重地點了點頭,眼神堅定地說道:“阿翁放心,孫女知曉其中利害,定會小心行事,一定會好好伺候太子的。”
殷景仁望著孫女那充滿決心的模樣,心中既欣慰又擔憂,隻盼著此番謀劃能夠順遂,讓孫女如願以償,也讓家族得以榮耀長存。
含章殿
一路上,殷景仁的思緒如同狂風驟雨中的海浪,劇烈翻湧。他的眉梢緊蹙,雙目微眯,腦海中不斷演練著各種說辭,思考著到底該怎樣向皇上開口,才能夠既不過分突兀,又能成功地為心愛的孫女殷玉盈謀取到那尊貴無比的太子妃之位。
殷景仁拖著沉重的步伐,懷揣著滿心的憂慮與期望,神色憔悴地踏入了宮廷那巍峨莊嚴的大門。他每邁出一步,都顯得那般艱難,仿佛全身的力氣都已被抽乾。
太監順喜看到殷景仁來含章殿,隻見殷景仁腳步虛浮,身形搖晃,顫顫巍巍好似風中殘燭,連忙快步上前,伸出雙手穩穩扶住,滿臉焦急地說道:“大人,您可得小心著些,莫要摔著了!
見到皇上劉義隆後,殷景仁掙紮著想要跪地行禮,可身體的虛弱讓他的動作遲緩而艱難。劉義隆眼疾手快,親自上前扶住他,滿是關懷地說道:“殷愛卿,莫要行禮,快快起身。你這身子,可大好了?朕這些日子茶飯不思,滿心都在掛念著你的病情。”
殷景仁抬起頭,眼中盈滿感激的淚水,聲音虛弱且顫抖地回道:“回陛下,臣這身子已是油儘燈枯,回天乏術了。臣自知命不久矣,心中卻始終惦念著陛下的隆恩,想著在這彌留之際,再來看看陛下,方能了卻心願。”
劉義隆不禁動容,眼眶泛紅,感慨道:“愛卿啊,朕每每憶起過往種種,你為朝廷所做的一切,朕都銘記於心,沒齒難忘。當初助朕鏟除劉義康和劉湛之時,局勢那般危急,四麵皆敵,朕如履薄冰。若不是有你在朕身旁殫精竭慮、出謀劃策,朕恐怕早已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你就是朕的左膀右臂,是朕的中流砥柱呐!”
殷景仁趕忙說道:“陛下言重了,為陛下排憂解難,乃是臣的分內之責。能為陛下效力,是臣此生莫大的榮幸。縱是肝腦塗地,臣也在所不惜。”
劉義隆長歎一口氣,神色悲傷而沉重地又道:“還有你的大兒子殷淵,那般年輕有為,才華橫溢,本該在朝堂之上大放異彩,卻不幸英年早逝,早早離去,實在是令人扼腕歎息,天妒英才啊!”
殷景仁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悲戚,聲音哽咽,幾近泣不成聲地說道:“犬子阿淵福薄。臣每每念及此,心如刀割,夜不能寐,孫女玉盈孤弱....”
劉義隆沉默許久,目光深深地看著殷景仁,緩緩說道:“愛卿今日前來,朕心中也知曉你的來意。今日朕還瞧見你孫女來長樂宮陪淑妃聊天,朕在一旁悄悄觀察,倒是覺得那丫頭舉止得體,進退有度,頗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殷景仁一聽,心下緊張又期待,連忙說道:“不知陛下覺得小女是否還有其他可取之處?臣這孫女,自小就乖巧懂事,心地善良,且飽讀詩書,琴棋書畫也略有涉獵。”
劉義隆微微眯起眼睛,似在仔細回憶,而後說道:“那丫頭說話輕聲細語,如春風拂麵,回答淑妃的問題時也是有條不紊,思維清晰。愛卿一片赤誠之心,朕怎能不知,怎能不曉,隻是這選妃之事,關乎皇家體麵,茲事體大,朕需謹慎思量,至於太子心儀何種妻子,也當由他自己思量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