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劉星辰一直沒有去藏經閣,藏經閣因為這起“竄稀”事件被迫關上了大門。
這一次竄稀事件讓藏經閣內彌漫著一股讓人掩鼻的惡臭,足以讓最勤奮的弟子也望而卻步。
沒人能忍受著這樣的惡臭在藏經閣裡看書,於是藏經閣決定暫時封閉,直到那股令人不悅的氣味被徹底清除。
這幾日,藏經閣的門窗大開,長老們和執事們輪番上陣,施展著狂風術,像是在進行一場無形的戰鬥,試圖將那股惡臭驅散到九霄雲外。
然而,這股惡臭頑固得很,久久不願離去,沒有十天半個月,藏經閣是開不了了。
沒人去藏經閣,自然也就用不著雜役弟子,劉星辰就無事可做了。
本來他應該回到雜役堂,和其他雜役弟子一樣,拿起斧頭,投入到伐木的行列中。
不過,在這次竄稀事件中,因為他及時將惡臭的椅子搬了出去,立了一功,所以趙無極給他優待,不用他去做伐木這種累活了。
跟宗門裡各堂一商量,乾脆派他去煉器堂乾活。
劉星辰一到煉器堂,馬上就大受歡迎。
在煉器堂裡,雜役弟子的工作就是搬運各種各樣的材料。
這些材料無一不是沉重無比之物,一般的雜役弟子搬運起來極為費勁,三兩個人一起動手,也搬不了幾件。
劉星辰一來就不一樣了,他這麼大的塊頭,就算是極為沉重的玄鐵,也可以輕輕鬆鬆地往肩頭一扛,要送到哪裡就送到哪裡。
所以煉器堂裡的各位弟子和長老都喜歡使喚劉星辰,讓他把各種材料搬到這裡,搬到那裡,可以說沒有哪個地方他不能去的。
劉星辰在煉器堂裡到處跑,見識到了各種各樣的煉器手法。
他裝作一副憨厚的樣子,每次乾完活,就站在一旁,用那雙看似迷茫的眼睛,傻傻地看著彆人煉器。
但實際上,他的心裡卻在飛快地記下每一個煉器的步驟和技巧。
他觀察著煉器師們如何調整火候,如何精準地加入各種輔助材料,以及如何用特殊的咒語來激發材料的潛能。
每一次錘打,每一次淬火,都蘊含著深厚的煉器之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星辰對煉器的理解逐漸深入。
他發現,煉器的本質其實就是將一塊塊的材料,通過巧妙的打造和鑲嵌,賦予它們獨特的形態與功能,使之成為威力無窮的法寶。
這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就難了。
在煉器堂的日子裡,劉星辰親眼目睹了不計其數的失敗案例。
有的法寶在即將成型的關鍵時刻,卻突然崩塌瓦解,所有的努力都化為了泡影。
有的則是在鑲嵌珍稀材料的過程中,材料莫名其妙地損毀,讓人痛心疾首。
他開始暗自思量,修煉之路本就漫長且艱辛,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而這煉器之術博大精深,但對於他來說,卻並非必學之技。
他想要的不過是在他的法寶黑劍上增加一些珍稀材料,提升其實力,費不著花時間去學煉器術。
於是,劉星辰心中萌生了一個念頭。
何不找個機會,來個“魚目混珠”,讓煉器堂的高手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幫他強化這把黑劍呢?
當然啦,這隻是一個初步的想法,具體怎麼實施,還得好好計劃一番。